历史事件乃是人类心灵活动的表现。……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事件时,则必须研究人们是在怎么想的。——科林伍德(英)

文章类型

历史文化

字数

,阅读约4分钟

年4月21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跨过了被敌人吹嘘为“不可逾越”的长江防线。

此后两天,受惊的敌军如飞禽走兽般四散而去,仓皇逃窜。解放军各军“当以勇追穷寇”,奋勇追击,长驱直入。

其中,第27军作为人民解放军最古老的部队之一,在军长聂凤志的带领下日夜行军。为了赢得战斗,战士们忍着饥饿和疲劳,连续行军,不愿松懈。

短短八天,这支强大的军队连续攻占了敌人驻守的八座城市。它使出浑身解数驰骋八百余里,终于抢到了敌人的正面,进而形成阻击之势。

由于这支铁军要轻装上阵全力追击逃难之敌,全军的骡马,汽车,枪支等辎重并没有跟着跑,而是在渡江时留在了长江北岸。结果,27军的战士们跑得太快了,敌人做梦也没想到他们能抢在自己前面。

27军在聂凤志的带领下,一边奋力追赶,一边瞅准时机向敌人进攻,效率非常高。在此过程中,从繁昌,芜湖逃出来的第20军,第88军和所谓的“联勤司令部”部队,以及从南京逃出来的第99军,都被第27军全歼。

连战连捷鼓舞了全军士气和信心。然而,当他们赶上安徽广德县的誓师渡时,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河水太急,部队无法通过。

聂凤志向当地群众了解情况,群众连连叹息,说这条河多年没发过这么大的水了。应该是上游下了大雨,导致河水大幅上涨。

由于附近的船只都已被敌人搜查,27军的战士们正打算徒步涉水,但在这样湍急的水流中无法过河。

好在没有办法。聂凤志注意到,当地生长着不少竹子。他灵机一动:何不砍竹子当筏子,让军队过河?

在他一声令下,战士们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砍伐了大量的竹子,扎成竹筏,终于使战士们顺利过河。

大部队继续向前追击,聂凤芝则带着军部跟在后面。

来到离广德二十里的界牌时,聂凤芝见战士们实在疲惫不堪,命令他们停止前进,原地休息。他本人将借此机会研究行动计划。

命令一下达,战士们个个欣喜不已,立即或坐或躺地开始休息。很多人刚闭上眼睛,很快就大打呼噜。

这时,警卫员给聂凤芝找了一间小茅草屋,让军长进去休息。但聂凤芝没有时间睡觉。一进去,他就翻出作战地图,铺在地上,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然而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屋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枪声,而且枪声越来越近了!

保安张俊武冲了进来,大声报告:“首长,村北有敌人,战斗已经开始了!”

聂凤芝立即跑到草堂外,亲自观察敌情。村北确实有不少敌兵。而且他们的火力非常强大,组织了猛烈的攻势。他们似乎不是散兵游勇。

接着,敌人出动大炮实施轰击。数十发炮弹密集击中27军军部,其中两发炮弹落在距聂凤志仅几米远的地方。沙子,碎石和灰尘溅得他浑身都是。

“司令!敌人来得太突然了,我们的情况很糟糕!怎么办?”保安张俊武焦急万分,脸色大变。

聂凤志心想:情况真的很不妙。由于全军保持雷厉风行的推进态势,各部按照顺势而为,机动追击的方针,相对分散。在这种情况下,陆军总部附近没有其他作战部队,一时又没有办法联系,所以情况确实万分危急!

在这生死关头,容不得半点犹豫。聂凤志突然看到一个炮兵排扛着山炮走过来,当即命令副参谋长李元:“让炮兵排架起山炮,立即反击!”

部队作战科长刘岩也赶了过来。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高射炮,对着敌人的密集地带怒吼。“哒哒哒哒……”树林里的敌人摔得粉碎。

山炮的回击和机枪的猛烈火力赢得了时间。聂凤志立即利用这一机会,指挥通信连,侦察连迅速出动,从两侧包抄敌人。

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军部所有非战斗人员都参加了战斗,向敌人进行了英勇的还击。

27军军部全体人员同仇敌忾。经过一场激战,他们终于将前来偷袭的敌人全部歼灭。

后来通过审讯犯人,得知这些家伙来头不小。他们是从南京伪总统府逃出来的,原本是为老蒋当警卫的整整一个营。这批敌人逃到这里,不小心撞上了27军军部,趁机发动了偷袭。结果,没有一个跑掉。

战斗结束后,副参谋长李元笑着开玩笑说:“师长,师长,你今天亲自上阵,却‘不务正业’,干起营长来,感觉如何?”

聂凤芝呵呵一乐,还风趣地说:“幸亏我们军部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弱,关键时刻能顶得住,终于化险为夷。要不然,我这个军长差点成了敌人的俘虏!”

历史家的任务在于区别真实的和虚假的,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够接受的。——歌德(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