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年9月至年8月期间,被告人杨某在广德市升平街道小额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工作期间,利用负责农村工匠入库管理的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万元归个人使用,超过三个月未还......”
庄严肃穆的法庭上,伴随着法槌敲响,杨某挪用公款一案依法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庭审现场,公诉机关依法指控杨某的犯罪事实,经过举证、质证和辩论环节,最后陈述阶段,被告人杨某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认不讳,对自身行为给社会造成的重大不良影响及对家庭造成的巨大伤害表示忏悔。
这一幕,也让在场参与旁听庭审的所有党员干部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警醒。“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今天参与旁听庭审,看到‘身边人’变‘犯罪人’,对同样从事小额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我感触很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筑牢廉洁从政思想,坚守廉洁自律防线,做到不踩红线、不越底线,严格按章办事,保证小额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庭审结束后,升平街道小额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巫国峰颇有感触地说道。
将警示教育课堂搬进庭审现场,让党员干部“零距离”接受纪法教育,是该市纪委监委常态化抓实抓好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扎实做好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的具体举措。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有效载体、具体措施和实现途径,打好警示教育“组合拳”。在常态化开展庭审观摩、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编印警示教育读本、拍摄警示教育片的基础上,坚持“靶向施策”“分层分类教育”,扎实推动警示教育走深走实更走心。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人群,采取至案发单位现场宣布处分决定,开展“一把手”及领导班子集体廉政谈话,向案发单位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深入剖析每一起案件背后的成因,找出制度漏洞,督促案发单位建章立制,切实做到以案示警,以案促改,形成“以一案一人的查处推动形成警示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从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开展庭审观摩,既是一次润物无声的警示教育洗礼,也是推动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持续向上向好的有力手段。我们将不断丰富警示教育内容,搭建警示教育平台,将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与反面典型的警示警醒作用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锤炼良好的政治品格,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郑婧)
来源:安徽经济网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