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是中国人头脑中在“华夏”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概念,“逐鹿中原”向来被认为是决定天下谁属的决战。中原官话在北方官话中的地位也与中原的概念在中国人头脑中地位一样重要。广义上,中原官话是北方官话中除西南官话之外最大的一个分支,分布地域以河南、山东西南部为中心,覆及江苏、安徽、山东、青海、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其位置大致在陇海线南北,而苏州市吴江县菀坪镇、安徽宣城市以东部分乡村、南部广德县和浙江长兴县是属于中原官话的“方言岛”。按内部的差异,中原官话又可以分为河南方言、关中方言东府话、关中方言西府话、秦陇方言、陇中方言、南疆方言等次分支。可以看出,中原官话与以地域划分的西北官话是有重合之处,例如关中话在地域上可以划为西北官话,在语言特征上又属于中原官话。因为中原官话是以河南方言为典型代表的,狭义上的中原官话也可以等同于河南方言。
中原官话与河南话
河南方言,俗称河南话,其主要通行地方在河南省,这毫无疑问,但在这之外,它的通行地域还应该包括山东的西南部,河北南部的某些地方,山西西南部的汾河谷地,安徽淮河以北和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江苏的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赣榆县,陕西的安康市白河县等地,需要指出的是,河南方言虽然俗称河南话,但并不是全部河南地方都说河南方言。例如,在河南信阳,由于地处淮河以内,人们说话与河南境内淮河以北地方说话有所不同,口音近似湖北和安徽话,有人认为是说的江淮官话,还有人认为信阳境内还有西南官话的存在。然而无论如何,河南省内相比其他的方言犬牙交错分布的省份,如江苏、湖南,说话还是比较一致的。
河南话是一个特点突出的方言,在中国北方官话中,能让人过耳不忘的方言,除了北京话、天津话、山东话和东北话之外,就是河南话了。河南话在发音上与普通话基本差不多,只是在音调上有所差别,但就是这音调上的差别就让人印象深刻。听过豫剧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念白听起来有一个拖腔,在发音上有所延长,并且还喜欢拐个弯儿,比如,“花将军,箭伤如何”,说出来在“军”、“箭”、“何”都有音腔拖长。当然,河南人在平时自然不是这样说话,豫剧中的念白只是艺术加工,将河南话的特点进行了进一步发挥了。但既然是进一步发挥,毕竟是有现实基础的。平时河南人说话虽然没有豫剧中那么夸张,但给人的感觉也是说话比较松,发音也多有拖长,比如说两个人见面,按照中国人习惯,问吃饭了没有,其中一个人会说:“嫩吃饭了木有”,另一个人回答,“吃了”,前一个人可能会再问“嫩吃哩啥”。就这三句话中,其中“木”、“哩”两字必定有拖长音,而且都有拐弯音。
河南话之所以有拖长的音腔,第一是因为河南人说话的习惯,再者与河南话中使用的语气词有重要关系。河南人说话有众多的语气词,这些语气词是河南人说话中拖长音的重点发生地方,从而造成了河南话的特点。最常见的语气词有“噫、咋、啥、哩、咧”等。“噫”是做句首,表示一种感叹,或表示惊奇,或表示不满,说起来就是“噫,恁(neng)神奇啊”,“噫,嫩说这叫啥事”,或者“噫,看那小子能(逞能)的”。“哩,咋”可以用在句中,经常听到河南话中这样说,“这还咋叫人活啊”,“嫩说咋办吧”,“嫩弄哩啥”等。“咧、啥”等则常用在句尾。河南人说出来就是“为啥”,“这是啥”,“那咋办咧”。曾经有人用河南话模拟了一个经典交警与违章者的段子,其中有这样的内容:
交警在十字路口拦住了违章的车辆,一个敬礼后,交警与车主的对话开始了。
交警:请出示你的驾驶证。
车主:凭啥?
交警:您违犯了交通规则。
车主:谁说咧?
交警:我亲眼看到的。快出示证件,我等着呢。
车主:您觉咧我连驾照都没有?
交警:我没这样认为。
车主:那你为啥要我咧?我又不认识你,凭啥要给你看类?
怎么样?车主每一句里都有河南话特有的拖长音语气词,是不是觉得河南味特浓?有人说,这些语气词就是河南话的灵魂。此话不无道理。
一个让人过耳不忘的方言,自然还少不了词汇的增色。河南话里最有地方味道的莫过于一个“中”字。“中”,“真中,“咋不中咧”,河南人常常这样说,许多人也常常这样听,以至于许多人对河南话的了解就是从“中”字开始的。“中”在河南话中是“行、好、可以”的意思,相当于四川话里的“要的”,用英语说就是“yeah”,就是“ok”。在姜昆的一段相声里曾经对“中”在河南话中的运用进行了总结:如果单说一个“中”字,那是答应、肯定、承诺;如果是两个字“中中”,就有些将就、应付、不耐烦;三个字“中中中”,则分明是敷衍、推诿,类似于端茶送客的性质;而一连串的“中中中中…”性质就严重了,那分明就是恼怒、愤恨、怨气冲天,弄不好会争执或厮打起来。
这段总结非常精彩,不过不是“中”在河南话中全部的应用。除了有单独的“中”或重复的“中”外,河南人还常说“中用”、“中听”、“中看”、“中意”等,如“嫩咋恁(neng)不中用咧”,“嫩说这话振中听”,“这衣裳中看不中看,“有个中意的人木有”,“中”在这里是“行、好、可以”意思的引申,有“值得、适合”的意味,“中用”就是“有用”,“中听”就是“好听”,“中看”就是“值得看,看起来合适”,“中意”就是“合心意”。
为什么单单河南人说“中”?为什么“中”在河南话中运用如此之广,使用如此频繁呢?说起来也是有原因的。众所周知,“中”在中国向来是个意味很好的词,“中”作为方位,比“前后左右”都要讨人喜欢,中原是要也,中州是神圣之州,中国是天朝上国,中央则是上方所在。用“中”来表示“好”这毫不奇怪。河南地处中原,是天下之中,中国之中,河南的洛阳、开封又曾长时间为国家京都,是政治之中,文化之中,经济之中。河南人偏爱“中”,看重“中”,喜欢说中”,有资格说“中”,不免有其地理、历史和文化的多重因素在里面。
除了“中”之外,还不能不提另一个河南话中的颇具代表性的词—“带劲”。“带劲”也写成“得劲”,其实两者都不是真正的河南人说出来的那个音符。在知己朋友相聚,说话说的高兴,聊得过瘾的时候,河南人会说一句“得劲”,在吃火锅吃的满头大汗的时候河南人会说“得劲”,在自己喜欢的球队赢球大胜的时候,河南人会说“得劲”,在好久不回家乡,猛然遇到老乡,听到几句家乡话,河南人也会重重地说一句,“真得劲”。“得劲”在河南人口中就是“舒服”,就是“过瘾”,就是那句网络词“爽歪歪”。河南人在说这两个字的时候,心情是舒畅的,兴奋的,让人一听也能够听出来那份舒坦、痛快、美妙加少许的张狂。河南人说话“直”,“得劲”就是这“直肠子话”的代表,当一句“得劲”出口,你不得不说,这人咋恁心里藏不住咧?
河南话也在变化。原来河南话的代表是开封话,在年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以后,到现在,河南话又被认为是以郑州话为代表。由于当年省会迁移的时候有大量开封人来到郑州,所有郑州话和开封话很相似,但郑州话又不同于开封话。作为一个只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地方话,郑州话被认为最接近普通话的河南话。郑州话省去了老河南话里的长拖腔,摒弃了老方言中生怪冷僻的用词,说起来比原来的河南话更简约明快,除了声调还保存有河南话的特点外,几乎和普通话没多大区别了。有人认为,如果把一句郑州话连起来说,它就是河南话,如果把郑州话拆开来,一个字一个词去念,那它就是标准的普通话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