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白墙,幽远宁静,自隋唐存留至今的千年古村,在如今喧嚣的环境中褪去了所有商业的意味,展现出了极致的古味,令人神之向往。能够以此安住,实为殊胜。然而,古村之上更有一处禅院,为本已绝美的古村韵味增添了一分禅意。

这寺庙竟是一位禅僧甘愿花去半生积蓄,一砖一瓦,一点一滴,精心设计建造,创出一片净土。只为这日复一日的孤独修行生活,

一指作画入禅理,一曲萧音如禅音,仿佛穿越了千年,飘荡在古老村落,只为令众生赞叹悟性:一人一寺诉说真正的修行,他活出了万千众生心中最向往的佛性生活。

这一禅院即是“一音禅院”,坐落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查济古村。这一禅僧即是一音禅师。

然而,在此修行前,他竟是一位职业艺术家,国画,篆刻,中医,武术。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为功成名就的典范。

如今,却穿着古朴僧衣,在这千年古村中安度余生,略显瘦弱的身子展现出了别样的佛家风骨。

来此拜访的众生,村落中的寥寥村民,对他十分赞叹。

有人说:“他的一言一语常令他人莫名共鸣,身体发麻至头顶。”

有人说:“他的一副副禅画,一曲曲禅音,一壶壶山泉禅茶,令人顿悟。每日的修行功课更引人顶礼赞叹。”

为何一个原本在世俗中飞黄腾达的艺术家,却甘愿选择在此修行?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这一古村中是幽静寺庙,了悟一音禅师这令人向往的修行生活。

出家为僧,对于千百年来的高僧大德之中,可谓各有各的人生历程。或命运多舛之下的一朝得悟,或不甘忍受世俗之欲的觉醒之念。

经历万般人生苦痛,命运转折,以此了断尘缘,方能遁入空门。这几乎成了每一位传奇僧人一致的修行考验,

然而,一音禅师的修行之路却有了一些不同,没有命运转折,没有曲折离奇,好似这一生早已命中注定,犹如几辈子修来的佛缘在此生展现。

在我看来,他即是用自身的历程向人展示禅意。

安静在世俗中抽离,安静地出家,犹如这禅意,竟没有一丝丝波澜。

而这一切的殊胜因缘,却得益于禅师父母的耳濡目染。

父亲是一位民间武术家,更对琴棋书画研究甚深,母亲则是一位赤脚医生。

父母家庭的熏陶之下,倒是在幼年的禅师心里深深埋下了种子。

自幼年起,别人家的孩子玩泥巴,打打闹闹。一音禅师却喜欢安静与独处,竟在一旁玩起了中医,武术,篆刻,国画,竹萧乃至道家佛家经典。更是翻阅着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可以说爱不释手。

这也成了禅师的童年回忆。

就这样一路熏陶耳濡目染下逐渐长大。

直到21岁时,一音心中的那颗种子已然发芽。此时的禅师心中有了这命中注定会产生的念头:我好想出家啊。

可念头要成为现实,仍需要生活中的因缘。年仅21岁的他自然还需要在世俗中慢慢经历成长。

这一念头也就这么再次隐没于心中,等着最后的佛缘。

恍然间,已到半生,一音禅师显然是幸运的,没有为了生活妥协于不喜欢的枯燥工作。而是继承了家风,顺其自然的成了一名职业艺术家。

从事于幼年时就极其热衷的书法,国画事业,更是风生水起。

没想到,这样的顺其自然仿佛如佛祖的刻意安排,只为成就未来的殊胜。一音禅师与这千年古村的因缘竟也因着这艺术事业就此连接。彻底改变了他原本的命运,勾起了那个早已淹没的青年之愿。

一日外出写生,偶遇查济半山,这一番幽静之景,彻底把禅师迷住。这世间竟还有这古味十足,山清水秀之地。

“将来出家之后,一定要在这里清修。”

这一念头在禅师心中久久不散,直到年,毅然决然放下一切名利,声望。一音禅师终了心愿,在九华山正式出家。

第二年,就来到心心念念的查济古村。竟以半生积蓄买下破旧老屋,及一些田地。

就此安住,不再过问凡尘。

小桥,庭院,一砖一瓦,独自设计,依山而建。修建老屋成禅院道场,就这么成了一音自身的虔诚修行。

一座小院就这样在千年古村半山中拔地而起。

一音禅师的修行人生正式拉开了帷幕。

每日修行功课,引众生赞礼:

天蒙蒙亮,凌晨5:30分,悠远的敲钟声打开了一天的修行。

6:00时,寥寥佛经咒语在寺中唱颂,行云流水犹如千古绝唱。这是每日必须完成的早晚课。虽说一人,也要更加自律才是,这是定力的修行。

古老的寺庙还需要继续改造,这倒成了禅师最具创造的修行之法,创造着属于他心目中的人间净土。

抄经,诵经更是这修行中的重中之重,是禅师雷打不动的心中信仰,需要每日精进。

画画,吹一曲竹萧倒也成了禅师别样的修行。

自幼学画学萧的禅师,以画入禅理,以音为禅音。

一幅幅画褪去了原本的执念,无意的手指一泼,竟开辟了禅师作画的新感悟。这以指为笔,一泼一洒令禅师欢喜。犹如佛祖通过禅师的手指向人诉说禅理。画中如渗透了禅的空灵与宁静。

这一曲萧音更是响彻天边,传于千里,引得众生悟,八方贵客来拜访。

这接受拜访自然也成了禅师别样的修行。

一壶禅茶,窗外古村宁静,窗内禅意浓浓。

这即是一音禅师的古村修行禅。

您向往这样的生活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