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发布《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到年,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铁路密度达到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公里/万平方公里。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节选)
发展目标
到年,以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在精准补齐发展短板基础上,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对外运输大通道、城际交通主骨架、都市圈通勤网高效联通,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铁路密度达到公里/万平方公里,省际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公里/万平方公里,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全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一体化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传统公共交通、城际客运与个性化、定制化客运服务有效衔接,运输结构持续优化,铁路和水路货运量年均增长率不低于5%,现代化多式联运与城乡物流配送效率明显提升。
一体化发展机制更加完善,三省一市协同共建机制更加健全,政策、标准等充分对接,城际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管理机制取得突破,民航、港口一体化协同发展取得更大进展,运输市场一体化运行更为有效,形成交通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长三角样板”。
智能绿色安全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大城市中心城区绿色出行分担率超过65%,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信息服务基本实现共享共用,交通环境污染和排放联防联治取得积极成效,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到年,以更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全面建成供需能力精准匹配、服务品质国际一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与国土空间开发、产业布局优化、人口要素流动、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以上海为龙头的国际门户枢纽影响力辐射全球,以智能绿色为导向的交通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运输规则、标准规范、一体化机制引领国际。
以轨道交通为骨干构建一体化设施网络
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路网络为基础,水运、民航为支撑,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为主要节点,构建对外高效联通、内部有机衔接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第一层,打造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大能力快速运输通道,统筹优化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等内河航道、港口、机场布局,实现与国际、国内其他经济板块高效联通。第二层,构建快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依托快速运输通道,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等为重点,实现区域内部城际快速直连。第三层,建设一体衔接的都市圈通勤交通网,围绕上海大都市圈和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等为骨干,打造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一
优化内联外通运输通道
依托沿海、京沪、京港台、陆桥、沿江、沪瑞等国家综合运输通道,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综合运输通道,高效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完善连云港—黄山、徐州(新沂)—丽水、盐城—阜阳、宁波—阜阳等区域综合运输通道。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统筹布局开发性铁路、高等级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通道建设,实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提高区域交通通达能力。
综合运输通道布局
1.连云港—温州运输通道。国家沿海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对外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粤港澳大湾区、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内部串联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城市。
2.连云港—淮北运输通道。国家陆桥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对外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原、关中平原、太原等城市群,内部串联连云港、徐州、淮北等城市。
3.徐州—上海(杭州)运输通道。国家北京至上海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对外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地区以及山东半岛等城市群,内部串联徐州、蚌埠、滁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等城市,支线串联南京、湖州、杭州等城市。
4.亳州—安庆(黄山)运输通道。国家北京至港澳台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对外连接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海峡西岸等城市群,内部串联亳州、阜阳、淮南、合肥、安庆等城市,支线串联铜陵、黄山等城市。
5.上海—安庆(六安)运输通道。国家沿江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对外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内部串联上海、南通、泰州、扬州、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城市,北侧支线串联滁州、合肥、六安等城市。
6.上海(宁波)—衢州运输通道。国家上海至瑞丽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对外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中游、黔中、滇中等城市群,内部串联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衢州等城市,南侧支线串联宁波等城市。
以提升高速铁路通道能力为重点,优化对外铁路布局,贯通沿海、沿江等高速铁路,充分发挥徐州经合肥至黄山高速铁路作用,完善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环状布局,优化普速铁路网络。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强化公路对外互联互通。推进高速公路拥挤路段扩容改造,对高峰时段拥堵严重的国省道干线公路实施改扩建。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积极推进京杭大运河、江淮运河、芜申运河等高等级航道建设,完善高等级航道网。
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规划示意图
对外综合运输通道重点项目
(一)干线铁路
加快沪通铁路一期、宣城至绩溪铁路、黄山至池州铁路、沪通铁路二期、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商合杭铁路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上海经乍浦至杭州铁路(含杭州、绍兴枢纽联络线)、沿江高铁(武合宁、北沿江段)、南通经苏州嘉兴至宁波铁路(含如东延伸段)、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铁路连接线、宁波经台州温州至福州铁路、合肥至新沂铁路、镇江至宣城铁路、宣城至黄山铁路、金华至建德铁路、南京经滁州至蚌埠铁路、蚌埠经宿州至淮北铁路、衢州至建德铁路、杭州经临安至绩溪铁路、阜阳经蒙城至宿州铁路、杭州湾货运铁路、临沂至新沂等干线铁路项目。有序推进沿淮铁路、黄山至金华铁路、温州经武夷山至吉安铁路、安康(襄阳)至合肥铁路、上海至宁波铁路、南京至杭州二通道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
(二)国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
继续推进G德上高速安徽段,G溧宁高速江苏溧阳至安徽广德段、浙江淳安段、景宁至泰顺段、安徽歙县至浙江建德段,G25长深高速建德至金华段等国家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建设。
推进G2、G15、G25、G42、G50、G56、G等国家高速公路以及国省干线公路低等级路段、拥挤路段扩容改造。
(三)干线航道
推进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后续完善和长江口南槽航道一期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淮河出海航道三河尖至京杭大运河段工程。加快实施京杭大运河升级改造工程、杭甬运河宁波段三期建设及杭甬运河升级改造工程、京杭大运河杭州二通道北延工程。
二
打造城际交通网
依托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运输主通道,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宁波为中心,强化沪宁合、沪杭、合杭甬、宁杭、沪甬、合安、宁芜安、甬舟等城际运输通道功能。加快高速铁路连接线、城际铁路建设,利用干线铁路富余运力开行城际列车,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际交通网,实现中心城市间1—1.5小时快速联通。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层次结构,加快省际高速公路建设,实施打通省际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逐步实现相邻城市间高速公路直连。有序推进支线航道建设。集约节约利用通道、线位等资源,统筹推进铁路、公路、城市交通等合并过江、跨海。
专栏三:城际交通网重点工程
(一)城际铁路
规划建设上海至杭州铁路、南京至淮安铁路、南京至宣城铁路、杭州至丽水铁路义乌至缙云段、合肥至池州铁路、宁波至舟山铁路、衢州至丽水铁路、扬州经镇江南京至马鞍山铁路(镇江至马鞍山段)、巢湖至马鞍山铁路、义乌至金华铁路、盐城经泰州无锡常州宜兴至湖州铁路等城际铁路,积极审慎开展磁浮高铁项目规划研究。
(二)省际高速公路
加快推进宁马、合宁、京沪等高速公路改扩建。有序实施江苏太仓—上海宝山、江苏泗洪—安徽蚌埠、江苏徐州—安徽宿州、江苏苏州—浙江台州、浙江安吉—安徽宁国、浙江长兴—江苏宜兴、江苏南京—安徽滁州、江苏南京—安徽广德、江苏盱眙—安徽明光、江苏徐州—安徽蚌埠、江苏南京—安徽和县、江苏徐州—安徽淮滨、江苏南京—安徽黄山等一批跨省地方高速公路建设。
(三)支线航道
实施连申线、徐宝线、徐宿连航道、通扬线、水阳江、沱浍河、沙颍河、合裕线、芜申线、江淮运河、德胜河、苏申外港线、苏申内港线西段、长湖申线、杭申线嘉兴段、乍嘉苏线、梅湖线、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通道等工程,推进杭湖锡线、瓯江、东宗线、曹娥江、钱塘江中上游等航道四级改三级,研究论证浙赣运河等扩能提升工程。
(四)过江跨海通道
推进北沿江铁路沪崇段、轨道崇明线、南京市域快线18号线,南京地铁4、13、14、17号线过江通道,常泰、龙潭、苏通第二、崇海、南京七乡河、张靖、南京上元门、江阴第二、江阴第三、宁仪扬城际、南京锦文路、汉中西路、润扬、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芜湖城南、芜湖龙窝湖、宿松、海口、池安、江口、梅龙、铜陵横港、铜陵开发区、芜湖泰山路、马鞍山龙山路、马鞍山姑孰、马鞍山九华路、马鞍山湖北路、马鞍山慈湖、安庆(第二)等过江通道建设。
规划研究沪甬、沪舟甬、东海二桥等跨海通道。
三
构建都市圈通勤交通网
统一规划建设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城际和市域(郊)铁路、道路交通、毗邻地区公交线路对接,加快构建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1小时通勤网,完善昆山、嘉善等临沪地区一体化轨道交通系统。编制《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规划》,统筹研究都市圈范围内城际铁路建设,鼓励建设中心城区连接周边城镇的市域(郊)铁路,研究选择合理制式与周边毗邻地区衔接,充分利用既有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升轨道交通服务重要旅游景区的能力,研究规划水乡旅游线、黄山旅游T1线等项目。强化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因地制宜推进公共交通专用道建设和潮汐车道布设。加强静态交通能力建设和设施管理,分类优化城市中心区、枢纽周边区域、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停车设施布局。加强城市道路环线、联络线等建设,推进干线公路过境段、出入口路段升级改造,在城镇密集地区实施普通国省干线提质工程,提高部分路段建设标准,推进繁忙路段扩建、改线或立交改造。
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网规划示意图
专栏四:都市圈通勤交通网重点工程
(一)城际铁路
规划建设上海经苏州无锡至常州铁路、南京至马鞍山铁路、南京至滁州铁路、南京经仪征至扬州铁路、杭州至德清铁路、宁波至象山铁路、杭州下沙至长安铁路等城际铁路。
(二)市域(郊)铁路
规划建设上海机场联络线(含南站支线)、上海嘉闵线(含北延伸)、上海崇明线、上海南汇支线、上海市域17号线西延伸、金山至平湖、南京市域18号线、镇江市域句容至茅山线、温州市域S2线一期工程、温州市域S3线一期工程、台州市域S2线调整、合肥新桥机场S1线等市域(郊)铁路,实施一批既有铁路的市域(郊)功能改造。
四
强化综合交通枢纽衔接和辐射功能
重点强化上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联动苏州、南通、嘉兴等打造国际门户枢纽集群,提升南京、杭州、合肥、宁波—舟山等枢纽国际服务水平。加快连云港、徐州、无锡、温州、金华—义乌、蚌埠、芜湖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淮安、湖州、阜阳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衔接辐射带动作用,优化不同层次枢纽城市分工协作。
优化城市内客运枢纽站场层次功能与空间布局,以重要枢纽站场为依托,推动支撑对外、城际、都市圈不同空间尺度轨道交通同站布置,实现同站高效便捷换乘,具备条件的要实现同台或立体换乘。分类构建各层次站场集疏运网络,强化重要站场间快速直通。规划建设上海浦东、南京北站、杭州西站、合肥西站、合肥新桥机场站、宁波西站、苏州北站、温州东站等一批综合客运枢纽,推进上海浦东机场、南京禄口机场、杭州萧山机场、宁波栎社机场等既有枢纽改造升级,实现对外运输通道和城际交通网有机衔接。规划建设上海松江南站、南京仙林站等综合客运枢纽,实现城际交通网与都市圈通勤交通网一体衔接。推进长三角地区内各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融合发展,推动实现多网合一。
统筹推动物流枢纽建设,发挥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优势和物流枢纽经济要素聚集优势,整合区域内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多式联运、仓储服务、跨境物流、城市配送等物流服务资源,促进物流与制造、商贸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培育物流、信息、金融等高度融合的服务新业态。强化区域内物流枢纽功能错位与协同发展,推动枢纽间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业务运营协作机制,加强标准协同和信息互联互通。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多式联运特别是铁水联运体系建设,推进重点港区进港铁路规划建设。
专栏五: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工程
(一)综合客运枢纽
推进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上海浦东综合交通枢纽、上海松江南站、上海新杨行站、南京北站、南京禄口机场站、杭州西站、杭州萧山机场站、钱塘新区站、宁波西站、宁波慈溪站、宁波栎社机场站、新合肥西站、合肥新桥机场站、南通西站、苏州南站、徐州东站、江东站、金义站、湖州东站、绍兴北站、绍兴东关站、台州中心站、台州机场枢纽站、温州东站、金华枢纽扩容改造、丽水高铁站、嘉兴南站、衢州西站、芜湖宣城机场、芜湖高铁北站、阜阳高铁西站、阜阳机场站、新安庆西站、安庆机场站、黄山高铁北站、六安站、宣城站等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或改
扩建。
(二)货运铁路专用线和支线
推进上海港外高桥港区装卸线、上海港南港支线、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专用铁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产业区专用铁路、南通洋吕铁路、南通港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二期工程、盐城港大丰港区支线铁路、连云港徐圩港区铁路支线、苏州太仓港铁路专用线、苏州张家港铁路专用线、钱塘新区货运铁路、宁波穿山港铁路、乐清湾港区铁路支线、乍浦港铁路支线、盛虹炼化一体化配套铁路装卸站项目等建设,实施南京港龙潭、徐州工业园化工园区、淮安季桥物流园、铜陵港江北港区、安庆港长风港区、池州港香隅化工园、皖河新港、合肥派河港区、蚌埠港长淮卫作业区等铁路专用线工程。
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
主动适应新一轮国际经贸格局调整和全球产业链分工,强化国际枢纽机场与周边干线、支线机场协调联动,优化提升港口国际供应链位势和价值链协作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
(一)构建协同联动的世界级机场群
提升航空枢纽综合服务功能。统筹长三角地区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和机场功能定位,优化配置各类资源,通盘考虑上海周边城市机场布局规划和建设,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增强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优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增强宁波、温州等区域航空服务能力,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航空货运发展,加强现有机场货运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货运网络布局,充分挖掘航空货运能力,有序推进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建设。加快通用航空发展,建设南京、宁波、绍兴、芜湖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统筹优化航线网络结构。优化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虹桥机场与国际、国内主要节点城市航线网络,疏解非枢纽核心功能,完善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合肥新桥、宁波栎社等机场航线网络布局,建设全向辐射、连通性好、直达性高的空中大通道。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航空联系,推动浦东机场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航权安排。
提升机场集疏运能力。推进机场与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建设一批以空铁联程联运为核心的现代航空枢纽。全面提升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管理水平,完善联通浦东机场和苏浙皖的轨道交通体系。研究推动干线铁路引入杭州、南京、宁波、温州机场,推动地铁线路引入合肥机场。
促进航空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现代临空经济,加快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培育长三角地区航空经济产业群。推动虹桥地区高端商务、会展、交通功能深度融合,聚集发展总部经济、创新经济、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优化拓展国际航运服务功能。
长三角地区机场规划示意图
专栏六:长三角地区机场群重点工程
新建嘉兴、丽水、芜湖宣城、亳州、蚌埠、宿州、滁州等机场,研究论证金寨机场等建设。
推进实施上海浦东、南京、无锡、杭州、宁波、温州、台州、舟山、合肥等机场改扩建工程。
推动大场机场迁建。迁建连云港等机场。研究迁建义乌机场的必要性。
(二)推动港口群更高质量协同发展
优化区域港口功能布局。推动港航资源整合,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布局形成以上海、宁波舟山港为核心,南京、杭州、苏州、镇江、芜湖、南通、徐州、无锡、淮安、连云港、温州、嘉兴内河、湖州、合肥、马鞍山、安庆为骨干,其他港口共同发展的总体格局。加强沪浙杭州湾港口分工合作,以资本为纽带深化沪浙洋山开发合作。上海港以集装箱干线运输、集装箱江海联运、邮轮运输、高端航运服务为重点,打造智慧高效的集装箱枢纽港、国际一流的邮轮母港。宁波舟山港以大宗能源、原材料中转运输及对应的江海联运服务为重点,强化集装箱枢纽港功能,集聚海事和航运服务高端要素。推进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和苏州港集装箱运输优化发展。在共同抓好长江大保护的前提下,深化沪苏长江口港航合作,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设苏州(太仓)港作为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发展近洋航线集装箱运输。加强沿海、沿江港口江海联运合作与联动发展,鼓励各港口集团采取交叉持股等方式强化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港口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安徽、江苏港口资源整合。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推进重点港区疏港铁路规划建设,结合实际向堆场、码头前沿延伸,实现铁水联运无缝衔接。
协调推动江海河联运发展。高品质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国际一流的江海河联运枢纽港、航运服务基地和国际大宗商品储运加工交易基地。依托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优化整合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布局和功能,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中心建设。有序推动南通通州湾港区江海航运发展,构建分工协作、运转高效的干散货江海联运系统和集装箱、干散货江海直达系统。加强安徽、江苏沿江港口江海直达、江海联运相关码头技术改造和锚地建设,有序整合芜湖、马鞍山港口资源,提升江海联运中转功能。加快建设连云港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淮河出海通道。加强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推动长江淮河干流、京杭大运河和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提高集装箱水水联运比重。
协同提升航运服务功能。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信息、航运交易、海事仲裁等现代高端航运服务业,全面提升全球航运资源组织配置能力。依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提升拓展全球枢纽港功能,在沿海捎带、国际船舶登记等方面加强探索,提高对国际航线、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启运港退税相关政策,优化监管流程,扩大中资方便旗船沿海捎带政策实施效果,依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研究在对等原则下外籍国际航行船舶开展以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
长三角地区内河高等级航道和港口规划示意图
专栏七:长三角地区港航一体化重点工程
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开发建设(含集装箱江海联运码头工程等),实施温州港乐清湾港区C区一期工程、太仓港区集装箱四期工程、连云港港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码头工程、徐圩港区一港池二期工程、二港池多用途泊位一期工程、南通港通海港区码头一期工程、南通港通州湾港区码头及配套工程、洋口港区LNG专用码头工程、上海第二液化天然气站等项目。
实施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南通港通州湾港区网仓洪和小庙洪进港航道工程、盐城港响水港区灌河口5万吨级航道工程等沿海港口进港航道工程。
文章来源:国家发改委、上海发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