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传寿

第期

年-年,我和家人先后在安徽省广德县南乡的县苗圃、北乡的高湖中学、东乡的独山中学和西乡的誓节中学四个地方生活、工作了整整十年。虽然时光已经过去四五十年,但是由于那十年是我一生中青春焕发的最美好年华,往事历历在目,至今难以忘怀。

鹰松逗趣

年寒假过后,广德县教育局领导一是为救独山中学教师奇缺之急,二是为照顾我们一家人方便生活,把我从县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的高湖中学调到县东两省通衢的小镇独山中学。

独山中学位于“雄鸡一叫,两省听到”的安徽省广德县和浙江省长兴县交界处的独山镇上。

记得那是早春二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高湖中学的老校长刘耀成带着一班师生,帮我们把竹床、木箱等简陋的家具和铁锅、脸盆等简单的生活用品搬上独山中学派来的大卡车,把我们一家三口(也可以说是四口,因为妻子肚子里正怀着孩子)从高湖接往独山。临开车前,食堂师傅王茶芬阿姨硬是将两枚热乎乎的熟鸡蛋塞在三岁女儿的小口袋里。我们和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同事和弟子洒泪告别后,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颠簸前行,几十华里的路程竟然走了一个多小时。至今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当时妻子正身怀六甲哦!

到目的地一下车,我们就被这儿的繁华景象吸引住了。长不足千米的狭窄街道上人来人往,皖、浙两省的商店鳞次栉比。到了学校,早已等候着我们到来的独山中学的老校长陈道扬和一班师生,帮我们把简简单单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搬到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的宿舍——两间土墙茅屋中。接风的午宴简朴而不失温馨,有两样菜记得最清楚:红烧带鱼和油煎荷包蛋。

下午,小丫头迫不及待地要我和她妈妈带她上街玩,我们在几百米的街道上,走了个来回,先后把道路两旁的商店一家一家逛了个遍。小丫头一路上屁颠屁颠地自己走着,目不暇接,高兴得手舞足蹈,一步也没有让我们抱。记得我们买了鸡蛋、桔子和带鱼,鸡蛋八分钱一个,桔子和带鱼都是两毛五一斤。

到校的第二天,我和妻子就上课了。当时学校中小学在一起,各年级都是单班。我带初三和初一两班语文;学校照顾身体不便的妻子,只分配她一班初一数学,外加校办工厂的会计。我们过着和同学“四同”(同吃一锅饭、同住一排房、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同到一个乡下劳动)的生活,师生间关系十分亲密。那时候的学生受“读书无用论”影响,不像现在学生这样整天苦苦陷入书山题海之中。课余饭后,他们常常来帮我们带孩子、逗我们家小姑娘玩。周末或节假日还从家里带些时新瓜果干果之类给我们家的小丫头吃,妻子也经常让学生来家吃饭或夹菜给他们。

记得一次周末,有位家住大山深处东川岭的学生带来一军用书包我们从未见过的坚果来。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那玩意壳薄肉实特别香,一颗嚼碎,满口芬芳。弟子告诉我们那叫“香榧”――真是名副其实哦!那年头,“割资本主义尾巴”,农民不能自主种植养殖,市场上买不到。打那以后,就很长时间没吃过那好东西了。想不到几十年后,昔日的弟子邀请早已调回老家当涂的我们夫妻俩去聚会,一位已经成为私企老板的学生送给我们两斤香榧,看着精美包装盒上印着的“宁国詹氏”精美字样,吃在嘴里却找不到当年齿颊飘香的感觉了。

那时候,小小的独山镇之所以这么繁华,得益于一家很出名的企业“长(兴)广(德)煤矿”,虽以长兴、广德冠名,但主要是浙江长兴方面经营,广德人只是在矿山打工。你知道吗,广德人在抗旱找水时发现了太极洞,后来越来越带来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据说江苏人心理不平衡了,说太极洞只不过是洞口在广德,洞的主体部分是在江苏宜兴,应该由我们经营管理。广德人针锋相对地回答,那长广煤矿的煤炭矿井巷道大多在广德,怎么由浙江人经营管理呢?后来上面协调说,宜兴已经有“善卷洞”“张公洞”和“灵谷洞”等好几个洞了,广德好不容易找到这一个洞,就让他们经营管理吧!

在独山中学期间,有几个弟子曾经带我到镇内不远处的一个山洞探过险,当时觉得那洞幽深难测,神秘怕人。我感慨地说:这样的好洞资源今后要好好开放利用哦!想不到我的美梦后来成真,广德的朋友告诉我,那个洞现在有一个闻名海内外的神仙般的名字——桃姑迷宫。

独山中学旁边有座小山“独山”,山上长满青松。在独山中学期间,妻子生下了我们的儿子,于是我给孩子取名“山鹰”。有趣的是时隔不久,学校一对同事也生了个儿子,给取名“青松”。有别的同事在逗我们家小山鹰时打趣说:山鹰同志,你可不能在人家“青松”头上拉屎撒尿哦!

那个时代,我们都是“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让我始料未及的是我们一家只在独山呆了一学年,就又被“召唤”到广德西乡的誓节(渡)中学。不过,我们至今还常常怀念长广公司偌大的露天影剧场,怀念那近在咫尺的繁华小镇牛头山,更怀念那些亲如家人的同事和学生,尤其怀念我们离开后在采矿事故中遇难的五位弟子……

愿逝者安息,祝生者安康!

古津要览

年寒假过后,领导又把我和妻子调到广德西乡除县城桃州镇外的县域第一大镇誓节渡的誓节中学,陪伴我们的还有山鹰、海燕一男一女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誓节渡是古代著名要津(渡口)。小镇的老街呈“丁”字形,南北向街道的南头紧邻誓节渡大桥,北头与东西向街道交汇。

南北向街道是镇上的主街道,商铺一家挨着一家,人来人往十分热闹。由于师生或同事的关系,至今还记得街道南面有家饭店,饭店胖胖的大厨柴师傅是我班上学生柴德凤的爸爸。中部有家“老虎灶”(烧开水卖的一种大灶),店老板的女儿戴泽芳也是我班上的学生。中部还有家镇上最大的商店,那是国营百货商店,我的同事唐帧林和桂永炳两位老师的爱人都是里面的职工。

东西向街道路窄店少,医院,一头是中小学校和公社社部。我在中学任教,妻子在公社上班。我们小夫妻俩各忙各的,因为只是一条马路相隔,来来往往见个面非常方便。

每逢礼拜天或节假日,当地的老师大多回家。我是外乡人,就经常和妻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逛逛街、买买菜。天长日久,和街道上许多人都互相认识,有的还成了好朋友。

我在那儿教了一届初三,两届高中(那时高中是两年制)。虽然时光已经过去四十多年,可对当年的弟子,我不但记得他们当中一些人的名字和样子,有些甚至还记得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如汪芸的爸爸是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妈妈是竹木制品商店营业员;何建平的爸爸是派出所所长;沈建玲的妈妈是药材商店经理;黄镜桥的爸爸是食品公司职工……后来还知道,张斌和张燕,郑世明和路原芳等高中弟子分别结成了夫妻,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受了我和他们师娘的故事的影响(我俩是初高中同学)。还有罗荣进当上了县卫生局副局长,郑世明当上了誓节小学校长……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有艾年才、徐传斌、陈权忠、彭正平、孙盛兰、高祥丽、江健等,都当上了人民教师——我钟爱的教育事业后继有人!

记得有一年,学校放映电影湖南花鼓戏《补锅》。剧情是这样的:生产队的养猪能手刘大娘,希望找一个有文化、有技术、职业好、贡献大的小伙子做女婿,但女儿兰英却瞒着她找了一个补锅匠做对象。刘大娘和女儿的看法不一样,认为补锅是“屋檐脚下蹲,一脸墨黑尽灰尘”的职业,没有什么出息。有一天,刘大娘失手打破了煮潲水的大铁锅,着急之中拿了饭锅当潲锅,只好叫女儿去请补锅的师傅来补。兰英与男友李小聪商定计策,要趁这个机会来启发和教育妈妈。小聪来到兰英家,刘大娘不知道小聪就是兰英的男朋友,催他快点补锅。小聪不急不忙地讲述起自己的岳母看不起补锅匠,刘大妈表示赞同他岳母的思想。接着,小聪对刘大妈的旧思想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她革命工作是整体,七十二行都重要,彼此相依不能离。刘大娘听小聪讲得有道理,表示不仅自己要改变旧观念,还要帮助小聪劝说他岳母接受这个女婿。小聪见岳母已回心转意,连忙向岳母表露身份。刘大娘在满意的笑声中,接受了这位女婿。

说到补锅,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觉得没什么必要了。可那个年代,不要说补锅,还有碗破了找人补的。因为,补旧锅旧碗毕竟比买新锅新碗要便宜些。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几乎没再看见或听到谁家锅碗破了还找人补的。

还有,拿现在的眼光看,《补锅》只是一小出独幕剧,可在那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它给少男少女们带来了久违的爱情故事和开心欢笑。记得班上有个女同学因长得很像剧中清纯可爱的女主角兰英,后来同学们就戏称她为“兰英”,还特意拉郎配地戏称一个老实巴交的男同学“补锅的”。

有一年,妻子到原来的工作单位芜湖地区水电局出差一个星期,我一个人在家既当爹又当妈,还当班主任兼两班语文课老师,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一天,我正在家做饭,第一天读小学一年级的五岁女儿急匆匆、哭唧唧地中途跑回来了,把我吓了一跳。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下课上厕所人多位少、排队轮不到,等下去又怕下一堂课迟到,她只好跑回家来解决。好在小学和中学只一墙之隔,有门相通,来回比较便捷。

女儿问题不大,难办的是我带着两岁的儿子上课。上课前我把他安排在教室门前的建筑工地沙堆边玩河沙。时间长了,他没兴趣了,就擅自跑进教室抱住我的腿哼哼唧唧。我就在讲台上拖着他讲课和板书,狼狈极了。记得妻子回来的那天,她找来教室,儿子一见,惊喜万分地扑到她的怀里说道:“妈妈,你回来了?!”谢天谢地谢老婆,我终于解放了!

作者简介夏传寿,男,年出生,安徽当涂人,当涂一中退休高级教师。年从安徽大学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40年,培养出包括省文科状元在内的一大批优秀学生。在余家报刊发表文章多篇,仅年一年就在《人民日报》发文10篇,其中头版“今日谈”6篇。受聘担任马鞍山市政协文史研究馆和南京市秦淮区顾问以及江西省多家杂志审稿专家。其家庭先后荣获“首届全国‘书香之家’”和“全国最美家庭”。制作:童达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