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广德农科所”),位于广德县(今广德市)桃州镇于城东大木桥,年成立,时有科技干部5人,工人1人,试验田10亩。年7月,全所人员增至57人,其中科技干部9人;有水田.5亩,旱地15.8亩;并在福建厦门、海南崖县两地建立育种基地。年,全所有科技干部和职工52人,耕地余亩。
吴让祥与袁隆平一起研究杂交水稻
广德农科所在杂交稻研究上一直位居我国前列。所长吴让祥同志(年12月—年2月,歙县人,安徽省杂交水稻工作的奠基人,我国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上世纪70年代和袁隆平院士一起,在全国率先开展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为全国杂交稻协作攻关提供了V20、V41两个优良保持系,为杂交稻的三系配套做出了重要贡献,80年代育成了矮败细胞质协青早不育系及杂交组合协优64,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0年代与安徽省种子公司、巢湖市种子公司等单位合作育成优质高产中籼稻协优63,获安徽省星火一等奖。由于作出的特殊贡献,吴让祥研究员于年3月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年和年获安徽省劳动模范,当选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年9月获袁隆平农业科技奖,9月11日前往湖南长沙领奖,并出席了第五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研讨会。
吴让祥之子吴险峰同志(现任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在父亲的感染下,年,仅16岁的他就参加工作,30多年一直扎根广德农科所,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水稻育种研究不同于实验室的科研,为了加速水稻品种世代进程,必须进行“南繁北育”,即秋冬季去海南育种,春夏季节再将“南繁”育成的种子带回广德“北育”,一年四季都得在炎热中煎熬,年年如此。吴险峰同志为此就一直在工作单位的广德与水稻育种基地的海南之间奔波几十年如一日。
吴险峰同志先后参与和主持育成“协优63”、“皖稻32”、“皖稻86”、“广两优4号”、“广粳糯2号”等水稻新品种通过审定。育成两系不育系“广选S”、“广18S”,三系不育系“广香5A”等不育系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在水稻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和稻米品质的改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吴险峰连续获得安徽省星火奖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参与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获安徽省科技一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一种杂交水稻的制种方法”通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广选S”获得新品种保护授权。而吴险峰主持选育的“广两优4号”杂交稻,已在国内大面积推广种植。曾荣获全国“南繁”先进个人,“安徽好人”,年2月,入选“中国好人榜”。年11月24日,被评为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广德农科所在海南三亚育种基地,一直受到袁隆平院士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