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广德解放,县民主政府接管广德县立中学。县长许道珍面示黄自强筹备开学复课。复课后,学生寥寥。入秋后,县人民政府指示将广德简易师范并入,成立广德县初级中学,设校务委员会,周瑞铨任主任。当年招新生名,在校生人,设5个班,有教职员37人。
年4月30日,刚挂牌的广德县民主政府,即召开城区中小学教师会,出席会议的教师约70人,许道珍亲临讲话。5月10日,广德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县委书记许道珍亲自主持会议,布置中小学开学事宜。
学校教育:根据华东局指示精神,在新区首先应废除学校中国民党残留的一切反动教育措施,取消军训,废除体罚。提倡尊师爱师的民主作风。在课程方面,立即宣布停止《公民》《军训》《历史》等反动课本。其他课程,继续讲授。关于被停止的一切课本讲授内容,改为政治课,讲《将革命进行到底》《目前形势和任务》《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前两种报纸上都有。
年8月18日~25日,县委召开第一届小学教师座谈会,在会上布置了新学期工作,并宣布了校长和教师的任职名单。与会人员听取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和《目前的形势问题》的报告,学习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会上就有关学习问题发表了指导性意见。
年9月15日,县长张受益在广德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上作《四个月来施政工作报告》中,将“文化教育工作”列为一个专题,总结了几个月来的成绩:1.进行了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成立了教育馆,进行了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对各方面政策及目前形势有了初步认识,农民的阶级觉悟亦提高了一步。2.成立在职干部勤杂人员的业务培训学校,提高文化水平。3.在学校方面,由于去年歉收,在今年春夏灾荒、群众困难及财政经济困难条件下,各位教职员使教育工作维持下来了。4.在中学内还实行了同学之间的互助余斤大米,帮助了36名同学没有失学。重形式不重内容不良偏向已在克服。5.师生之间关系更加密切,师尊生、生敬师,在思想上比过去较为明确。
年3月11日,中共广德县委、县人民政府就“关于贯彻民办公助精神解决初小经费问题”,发出《联合指示》,规定:1.已完成土改地区,区政府应召开全区村干部会议,商讨解决筹办学校。进行一切办法,使各村学校日益发展,日益巩固。城厢第二中心学区东平村初小,施村中心小学区诚德村和颂祥中心小学区何赵村,干部和群众在土地还家后,一致感觉不识字的痛苦太深,迫切需要文化,都各增加初小1所,教师也保证把学校办好,为贯彻民办学校而努力。2.教师薪米标准,最低须维持教师生活,最高不得超过市斤,可根据村里经济条件和教师生活条件由群众评定。
新中国成立后,广德县的基础教育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
中学教育。年,全县仅有县立中学1所,中学教师22人。当年招新生名,在校生人,设5个班,教职员发展到37人。年恢复校长制,宋家祚(起义人员)任校长。在校生94人。年,招初中生人,初中毕业9人,在校生人。年,招初中生人,初中毕业21人,在校生人。年,招初中生人,初中毕业48人,在校生人。
小学教育。年5月,全县共有小学所。全县小学教师共人,在校小学生共人。年,小学所,在校学生增加到人。年全县小学增至所,个班级,在校学生人,教师队伍不断增加,有教师人。年度,小学所,个班级,在校学生人。年,小学所,个班级,在校学生人。
扫除文盲活动。年冬,为适应农民学习文化的要求,全县开展扫除文盲活动,办起农民夜校所,设高小班15个,学员人,扫盲班个,学员人,兼职教师人。年,本县派3人赴省学习“速成识字”教学法,回县举办3期“速成识字”教学法训练班,培养学员近千人。
职工业余学校。年,县工会开办县职工业余学校,设4个普通班,1个中级班和1个扫盲班。有专职教师4人,兼职教师12人。年秋,县工会又增设干部业余学校1所。
幼儿教育。年秋,城厢第一小学附设2个幼儿班。年县教育科拨专款,建园开办了县幼儿园,设大、中、小3个班,配教职员5人。
年秋,广德、郎溪两县在誓节渡合办一所师范学校,初名为郎广初级师范学校,后定名为广德县初级师范学校。当年建成招生,设有三年制班2个,一年制速成班1个,在两县各招收新生75名。翌年秋并入宣城师范学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