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多市“四送一服”助力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蚌埠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蚌埠市聚焦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统筹全市合力,着力帮助中小微企业克服困难、共渡难关。
“一个工作机制”有序推进复工。印发《关于有序做好全市企业复工的通告》,指导企业科学制定复工计划,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落实防护措施,确保企业分期、分批、安全复工。实行不见面审批,2月10日起,工业企业、重点民生工程等建筑业企业、三星级及以上星级服务业企业可通过互联网向县区政府申请复工,其他企业逐步复工。
“一批支持政策”提振发展信心。制定《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缓缴社会保险和部分税款、减免房租、降低融资成本、贷款适当展期等方面精准发力,细化25条工作举措,进一步为广大中小微企业纾困减负。
“一笔扶持资金”助力企业破困。在全省率先开展产业扶持政策资金兑现,坚持从快从简原则,立即对年制造强省和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支持的项目,按照省奖补资金1:1配套奖补,提前预拨资金万元,支持项目个。
“一套指导服务”全力保障生产。落实领导干部包保服务企业制度,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生产保障专项工作组,“一企一点”驻点服务,强化对防疫物资重点生产企业的水、电、气、交通等要素保障,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淮南市
淮南市充分发挥“四送一服”工作机制,做到五个坚持,帮扶企业稳妥有序开工复产。截至2月10日,全市复工工业企业户,复工人数人。
一是坚持超前谋划,明确工作职责。先后印发《关于延迟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的通知》《落实全市工业企业复工疫情防控20条》《关于建立工业复工企业报告机制的通知》等,制定《工业复工企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督查方案》《疫情防控期间建立派驻重点工业企业联络员制度实施方案》,抽调12名人员组成四个督查组,对全市复工企业开展地毯式督查。按照分类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每户重点工业企业指定一名联络员开展派驻联络帮扶工作,确保科学、规范、有序做好工业企业复工准备和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坚持分期分批,稳妥开工复产。全力组织涉及保障城乡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和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工业企业自2月3日起及时开工复产,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基本运转、疫情防控和群众生活提供有力物资保障。其他工业企业根据疫情态势,2月10日后在履行“两案一书”的基础上,经属地政府报备后,稳妥开工复产。
三是坚持严格程序,抓好疫情防控。按照省政府关于延迟复工的要求,2月10日后企业自行确定复产复工时间,提出复产复工申请,制定详细复产复工方案和疫情防控方案,提交属地政府主管部门审核备案,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复工情况进行审查,经同意后准予复工。建立工业复工企业防控工作报告机制,精准掌握工业复工企业基本情况,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将防护措施落实到每个复工企业、落实到每位员工。
四是坚持统筹协调,加强原料保障。充分发动无纺布、棉织品、医药等生产企业联系上下游合作厂商原材料供应,协调各地工厂生产原材料供给,淮南市经信局总会计师黄善厚同志向险而行,深入湖北省仙桃市疫区,拉回7吨口罩生产原料,有效解决企业原材料需求,保障了原料物资供给。密切跟踪企业紧缺原材料详细信息,主动联系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物资保障组上报需求信息。
五是坚持政策帮扶,促企稳产增产。制定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意见》,从加大金融支持、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加大财政资金扶持等四个方面,制定12条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共克时艰,并通过短信发送、淮南发布、“四送一服”平台等渠道广泛宣传,切实解决企业困难。11个市“四送一服”工作组、60个县区工作组积极宣传解读政策,梳理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滁州市
政策支持到位。滁州市出台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17条”,建立企业复工复产申报审核、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等制度,坚持分类分批、有序推进原则,全力推动疫情防控及群众生活必需的商品生产和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至2月9日,全市复工复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防控物资和粮油食品等生产企业32家,日供省调用口罩万只;预计5日内复工复产规上企业40%。
疫源防控到位。印发《做好当前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所有复工复产企业须制定疫情防控方案,落实测体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分散就餐、宿舍卫生、定期消杀、不搞聚集等“八到位”措施,建立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各复工复产企业须将相关防控措施报至所在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并将防控方案、上班人数和人员情况等报至经信部门备案。
帮办服务到位。建立企业服务中心、领导干部联系包保制度,重点解决员工防护用品保障不足、上下班交通出行难、原材料及产品物流运输不畅等难题。截至目前,共帮助复工复产企业购置医用口罩余万只,协调解决机器、资质、资金和原材料采购等问题0余个,开通企业员工“上下班”模式公交专线14条。
跟踪督促到位。严格落实属地政府责任、强化企业防控主体职责,做到“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对未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未开展企业员工排查、未配置疫情防控用品、未设立隔离场所、未经复工登记报备的企业,严禁复工复产。
宣城市
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宣城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以“四送一服”工作为抓手,及时为企业送上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与企业一起共度难关。
宣城市积极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及时出台疫期扶企助企11条政策,切实提升“四送一服”政策精准度。广德市、宁国市和绩溪县分别出台支持中小企业渡难关政策措施10条、16条、15条。成立8个由副县级领导干部带队的企业复工复产督查工作指导组,从2月3日至今,赴各县市区、宣城经开区和宣城现代服务产业园区开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督查指导工作,重点指导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生产等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实际问题。委托软件公司,搭建“宣城工业企业开复工防疫上报管理平台”,向家企业开放,实时掌握企业开复工情况,采集复工企业人员每日健康状况,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疫情。各县市区切实加强企业复工监管,重点指导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的复工协调,确保企业员工到位、原材料到库,早日实现满负荷生产。
1月31日,安徽宣城爱维迈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向市“四送一服”第五工作组反映招工难的问题,第五工作组牵头单位市人社局了解情况后,通过宣城人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