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今正值早春时节,气温逐渐回暖,泾县各地的菜农正抢抓农时,春耕备耕,广袤的泾县大地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当一波波80后、90后都进入都市谋生后,泾县的田间地头,又是一幅怎样的光景?
守拙归园田
开荒南野际
人物:程四九、赵青青
职业:菜农
地点:泾川镇赏溪村
图文:壮壮
面朝黄土背朝天
说的就是农民
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
\\\
小编近日外出采编
经过泾川镇赏溪村的时候
就见一个老人正在田地里劳作
经了解,小编得知老人名叫程四九,今年78岁,家住泾县城区气象路附近,祖辈都是靠务农为生。年近耄耋的他已在泾县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
可能我们眼中看到的是菜农绿野田园的生活,是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但靠种菜谋生的菜农生活却和我们想象的不大一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赏溪村菜农程四九的生活
↓↓↓
///
程四九一开始在气象路附近的田地种菜,自08年地被征收以后,一路辗转来到了赏溪村这里,以每年元的租金租下了几块荒地。
旧时泾县有四门,出南门就是赏溪
“赏溪烟树”属泾县八景之一
想必邵雍的《山村咏怀》中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说的就是这里
如今这里可能已经是
泾县最大的菜园了吧
一路走去都能看见
菜农们正在辛勤的劳作
+++
当年赏溪处在县城去西南乡要道之上,年城关赏溪村有专用蔬菜地亩,采用塑料大棚和地膜覆盖,生产小白菜、菠菜、韭菜、葱蒜、芫荽、辣椒、四季豆、黄瓜等为主。
——《泾县地方志》
+++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样的习惯已然
刻进了程四九的骨子里
“以前年轻的时候,经常都是天没亮起床摘菜、收拾干净,这样能够保证送到市场的菜是最新鲜的,现在年纪大了,只能在前一天晚上将菜摘好,第二天早上起早送到菜市场”,程四九说到。
如果当天有饭店
酒店的熟人预定了菜
程四九还会在前一天
额外多摘一些
防止第二天菜不够
聊着聊着
小编发现程四九手上
还带着一块
简易的电子表
程四九笑道
“哈哈,这块表是买的,用来看时间的,因为之前的手机在耕地的时候没注意,掉在田里后不知道被谁捡走了,后来又觉得手机不方便,就买了个电子表,我这表还有电子报时呢,都不用我看的!”
面朝黄土
背朝天
伴随着笑容,程四九说,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不仅习惯了,也非常享受那种田园生活,特别是一边吃着自己种的蔬菜,一边看着它们的长势,心里别提有多幸福!
在程四九种地的
闲暇之余
小编也和他说说话
听他讲讲他的
那些关于土地的故事
不从事农耕的人,可能无法体会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节奏。也无法得知这是泾县这座城市每日正常运作的根本依靠。
程四九家中父辈
都是农民
天天在田地里摸爬滚打
对于他们来说
土地早已是生命中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那时候就业很困难,加上家里穷,上不起学,也拿不出钱来让我学些什么。想着家里还有些地,种菜的话应该够养活自己了。”程四九就这样选择了回家种菜。
”“没有文化就没有方向,光靠蛮干,注定修不成功。”只有小学文化的程四九,在第一次种植失败后痛心疾首,他暗自下决心:学种植技术。
+++
当时队里只要一有生产队下乡讲解技术问题,程四九再忙也会去听讲,除此之外,长辈的指导、同村乡亲的帮助也至关重要。在大家的帮助下,程四九也很快掌握了蔬菜种植的技巧。
种菜是一个非常辛苦的活,这些年来我和我老伴基本上是全年无休,除了大雨天能歇歇外,其余时间要么是在地里,要么就是在菜场。
即使是在元宵这种
阖家团圆的节日里
程四九一家
也只是在中午小聚了一会
吃过饭后又匆匆忙忙的
赶到地里进行工作了
面朝黄土背朝天并不仅仅意味着辛劳,还有看天吃饭,因为,总会有年景不好的时候。实实在在的付出,也并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收成,程四九也早就习惯了。
蔬菜生长需要
充足的阳光
雨水过多
会影响蔬菜的生长
恶劣的天数多了
还会导致减产
严重时甚至是零产
田间问候
程四九告诉小编,其实阴雨天还不算糟糕,雪季才是最令人发愁的。一场大雪过后,所有的菜都要被厚雪覆盖,久久不能消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菜被冻死在地里,也无计可施。
而且每年种什么蔬菜
也是困扰着
程四九的一大难题
因为每年的畅销菜都不一样
也许去年畅销的蔬菜
到今年就卖不出去了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是再简单不过的自然规律,可程四九对这句话的含义多了一层理解:如何能节省种菜开支?如何提升蔬菜的产量?怎样才能种出个名堂……这些都成了程四九思考的问题。
为了节省种菜开支
程四九每年都会将适合当菜种的蔬菜留下一部分,风干发芽后当做来年播撒的种子,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
虽然成本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问题也是随着而来的!因为每年都是用竹篮存放种子,又没有什么保护措施,所以得防着老鼠等小动物“偷”食。
///
为了防止种下的蔬菜被气温、雨水等因素影响生长,每次程四九将菜种种下后,会为其盖上白色薄膜。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低温、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
当最后一层薄膜被盖上后,这就意味着这片菜地已经播撒完毕,剩下的就是日后的施肥和浇灌了。
蔬菜收成好有时候也会成为困扰程四九的难题!“因为我老伴的身体不太好,只有我一个人打理菜地,就算蔬菜的长势喜人,但迫于人手不足,自己的年纪也大了,那些摘不完的蔬菜只能让它老在菜地里!”程四九说到。
说起蔬菜的运送,程四九叹息道:“如今已经很好了,之前全凭人力挑担子运送,田里、乡间、菜市来回的跑,平坦的路还好点,一旦遇到上下坡那才要命!”
+++
但相比起卖菜的辛酸
路上的奔波
却显得些许单薄
程四九的妻子赵青青帮忙播种
在程四九的家中
有着明确的分工
由程四九负责蔬菜的耕种
而他的妻子
赵青青则负责售卖蔬菜
卖菜的生活几十年如一日
风雨无阻
一年到头也没个休息
伴随着镜头的转移
小编也来到了
程四九妻子赵青青的菜摊旁
赵青青的摊位位于菜市的“自产自销区”,小小的摊位上,摆放的是一些大白菜、几桶腌制品,虽然过往的行人很多,但是大家对那些蔬菜却视而不见,好像它就根本不存在似的,
赵青青两眼时而茫然地盯着前方,时而左顾右盼,伴随着“大白菜,1块钱一斤,过来看看哎,好吃得很!”的吆喝声,寻觅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但行人都是匆匆而来
匆匆而去
赵青青满怀希望的眼神
随着远去的行人渐行渐远
附近摊位的菜贩
“市场上买卖蔬菜的人都是简单朴实的,买菜的顾客有些是认人不认菜的,找准熟悉的摊主,也不问价钱斤两,称完菜就付钱走人。而且我们的这个位置比较靠里,走到这里的顾客大部分都已经在外边问过价,进来就是为了对比,买菜的其实并不多!”赵青青说到。
当问到赵青青卖菜的收入时
她笑了笑说到:“如今的生活条件都越来越好了,种菜的人越来越少了。别看菜价高,其实是因为种菜的成本的也高了,不卖高点完全就是亏本!一车蔬菜不过百来斤,能卖出三分之一就已经算好的了,而且我们每个月还要缴市场管理费,除去所有开支,卖菜的钱也只能保个温饱。”
您都这么大年纪了
怎么还在地里干活呢?
+++
当小编这样问时,程四九回答到:“我们就是吃苦出来的,哪里还有比种地更辛苦的,现在种的只是自己吃的,以前还要靠着种地养家糊口呢,现在这点不算什么。我们能多做一点,儿女的负担就轻一些。”
程四九说,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已经嫁人了,女儿的子女也都大了,他们年轻一代要顾家,压力也非常大,自己在家身体还算硬朗,尽自己的能力做点事情,也能减轻下孩子的负担。
“
而且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年头能种地
也是一种福气,程四九笑道
聊到这里,小编不仅想到了之前和朋友一起聊天时说过的玩笑:“上班那么痛苦,还不如回家一起种地得了!”。现在再想想,如果真的要回家种地,估计我们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吧!
如今留在家乡的
年轻人越来越少
家里的地
也只有老人在耕作
“
泾县的发展也在一点一点地缩小着菜农的“生存空间”。不少菜农因此搬迁、改行。“如果这里再被征收,我们就要考虑‘退休’了!”,程四九说到。
“
采访当日正值元宵,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渐暗,小编离开菜地的时候已经下午5点了。
在离别之际,小编转身看去,在傍晚的“余晖”下,程四九略显疲惫的扶着电动三轮车车把,越来越远的背影,行驶在回家的路上……
日子虽苦
但也要快乐的生活
程四九那
灿烂的笑容像一束阳光
照耀着经过
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平凡中的坚守
寒来暑往,四季轮回,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程四九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他普通的一天就在时光的匆匆中平凡度过,也许终日奔波,也许周而复始,但就是无数个像程四九一样普通的菜农,他们看似平凡的一天,却为我们呈现了最为真实生动的生活。
编辑排版:壮壮
更多精彩内容
请在查看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