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徽频道合肥10月9日消息(记者徐秋韵张宣剑徐鹏鲍玉婵张秋实)年10月7日到10日,李锦斌、李国英率安徽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浙江学习考察,“全面对标沪苏浙”成为安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推动创新,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响亮举措。一年过去,放眼江淮大地,“全面对标沪苏浙”有哪些新进展、新气象?在喜迎党的十九大的热烈气氛中,央广网安徽频道记者赴各地采访,现在,就一起来看看这几个故事吧。
松江挂职记
今年3月到5月,宣城市45名市、县区、乡镇干部到上海松江区和浙江温州市、湖州市挂职,掀开了宣城融入长三角的新的一幕;9月25日,又有10名干部赴杭州市萧山区开始为期3个月的挂职,新的“学师记”还在继续……
王昌盛没想到自己会被“点将”到上海松江区挂职,当上了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因为他的职务是宣城市综合经济部门——经济信息委的副主任,是属于“离不开的岗位”:每天数不清的事情缠身:报表、文件、项目、会议、汇报、调研。当他把一摞摞的材料转给同事、以为借此可以到外地轻松几天的时候,组织上找他谈话时还给他派了一个任务:当挂职团队的小组长,他顿时感到肩上担子沉甸甸。
“自雅”,或许是宣城人生活的一个特征。唐朝大诗人李白游历宣城时曾写下“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句子。虽说宣城离沪苏浙最近,但王昌盛在宣城生活了47年,到上海、南京、杭州却只去过可怜的几次。要不是去年11月市里开展“朝东看”大讨论,王昌盛想,自己肯定不会挪动身子朝松江跑的,以前都是县乡干部急吼吼直奔主题跑沪苏浙招商引资。
挂职,首先是学“精髓”,学政策,学做法:开发区调研学习5次、经委4次、科委4次、发改委3次、企业对接会2次。基金运作如何更好规避风险?PPP模式有哪些长处和短板?城市规划怎么跟上国际潮流?……真是“打破砂锅”“踏破铁鞋”,晚上挂职小组总结白天的收获,再把“作业”发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