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古称桐汭,建制已有多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产生许多文人墨客,本土诗人众多,然而词人鲜见。今笔者给大家介绍一位清乾隆时期的广德词人及其作品。
在杨天编纂《双寿诗·卷四》(《稀见清代四部辑刊》第7辑第册[集部],版)中,即记载了潘跃龙的一首词——《千秋岁·祝杨老先生暨德配姜太宜人七秩双寿》:
九如天保,自古人争祷。嵩岳祥,开蓬岛。高堂增寿域,捧进安生枣。看齐案,双双并坐衙斋晓。
莫惜金樽倒,况是儿孙好。书尽读,功名早。从容驰帝阙,泮水香芹草。从此后,簪缨奕叶封君老。
千秋岁,词牌名,又名“千秋节”“千秋万岁”。以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为正体,双调七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七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六仄韵;双调七十二字,前段七句五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等。
潘跃龙的《千秋岁·祝杨老先生暨德配姜太宜人七秩双寿》为正体、双调、七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词作者在杨老先生及夫人姜宜人双双七十寿辰之际,写下的《千秋岁》,对于杨先生、姜宜人身份于今无考。
潘跃龙的这首词文献依据的版本为《稀见清代四部辑刊》第7辑,影印乾隆四十一年()刊本,台北经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版),笔者未见乾隆版、版的《稀见清代四部辑刊》书籍,不知道是否记载该作者潘跃龙的籍贯和简介。
据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员陆勇强教授在《安阳工学院学报》(年1月第19卷第1期[总第期])刊发的《全清词·雍乾卷辑补45首》一文中,介绍了潘跃龙的《千秋岁·祝杨老先生暨德配姜太宜人七秩双寿》,并确认潘跃龙为清广德州(今安徽省广德市)人。
在光绪《广德州志》卷四十一《人物志·文苑(十)》中,我们会发现有一段这样的记载:
“王文琴(嘉庆五年贡生),字羹,号松樵,岁贡生,苦力学,为人崇实黜华,内行敦笃,及门多,一时俊彦。乾隆壬子(),州守胡聘修志书。晚年尤精易理,著有《杂卦传杂解》,子若弟,承其业,俱有声庠序。同时戈溱(乾隆五十五年贡生)字仲占、章毓良(乾隆五十五年贡生)字仲山、潘跃龙字汝霖、濮阳翀(嘉庆六年恩贡)字醇甫、沈履仁子字坦人、沈炜(嘉庆四年贡生)字焕文俱淹雅能文,与文琴同修志书。”
潘跃龙,广德州广德县人,嘉庆十二年()丁卯科副榜,嘉庆十五年()庚午科,以年例(年老士子)恩赐举人。
在广德文学史上,先后有何大圭、巫柽孙等,本地古代词人不过十名,潘跃龙之及其作品《千秋岁·祝杨老先生暨德配姜太宜人七秩双寿》被收录《稀见清代四部辑刊》之中,说明该作品在我国古代祝寿词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弥补了广德祝寿词方面的空白,对丰富本土古代文学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徐厚冰,安徽广德市人,地方史爱好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9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