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广德市博物馆一级文物青铜句糴将参加12月20日-3月15日安徽博物院举行的“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小编想起多年收藏的关于这几件乐器的资料,今天分享给大家。
年3月,安徽广德县文化局文物组在县贸易公司废品收购站发现青句鑃九件,几经核实,这批句鑃系该县高湖乡章村张家大村一农民于年冬天将农田改为鱼溏时发现的·出土的这批句嘏基本完好,可分为A、B、C三组
A组怎三件,依大小序列编号为1、3号,器表经错磨光亮,呈暗灰绿色,为双范合铸而成,执柄与器不通,钲近舞部雷纹及蕉叶纹(三角雷纹)。蕉叶纹10、13、16、叶不等,叶尖朝上,柄上端两边饰乳丁纹。器体内无纹饰;B、C组:编号为Bl、3号,Cl、3号,大小次第递减,绿锈较重,也为双范合铸,铸造工艺较A组差,执柄与器不通,其Cl柄系断后重又焊接,痕迹较显,在其口外二侧作阴文“北”字样,此二组体表都无纹饰,仅在柄上端两边饰乳丁纹。
句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青铜乐器,其名最早是依据铭文而定,容庚先生根据它的形制与钲相似,把它附属钲类,有研究者认为这种乐器应是殷铎的演进产句器体为合瓦形,上宽下窄,柄为长方形,下端扁尖,使用方法是口朝上,下有柄,小型器执手中敲击·大型者则将柄插置木架上敲击,广德之句,其演奏法为后者·关于它的用途·一种认为军中用之,商代已有其制,一般称为“钲,周代有《南疆钲》,自名为“钲锉”·又有《徐發尹钲》自名为“征室.李学助先生认为“钲锃”,可能是继承商和西周初南方铜铙的传统另一种认为,从其铭文上多有“择其吉金铸句鑃,以享孝。”“知是用淤祭祀与宴会上的.广德之句锢,既为大小递减的几组,其用途当为后者。”据考古发现及史料载:句锻这种乐器主锻这种乐器主要流行於昊越一带。凡越地句糴,“句字不从金,吴地句糴,“句”字从金。可见此器,吴越实可名异。
广德这批青铜句鑃的年代问题,由于器无鬲自铭,这里试以史书有关的记载,参照其他尚类器物,加以考析,进行推断。
形制上:广德的句与浙江武康县出土的两件春秋时期的《其次钩鑃》及传世的《其无句》0,江苏高淳县顾陇松溪出土八件西肘晚斯的青铜句,江苏武进淹城出土七件具有战国风格的青铜句鑃
,器体都为合瓦形,柄为长方形。合瓦形体在西周中原地区的甬钟上已开其端,但句糴这种独特形制仅江南吴越地区有,它是一种地方性的乐器。纹饰上:广德句锅,A组三件以雷纹三角雷纹组合为主体纹饰,1号为变体雷纹,线条粗壮繁和深沉,2、3号线条浅显纤细而又流畅。浙江绍兴出土的两件春秋晚期的“配儿句糴,纹饰与广德句糴A组2与3号完全一样,浙江海盐黄家山出土具有战国风格的原始瓷句锻
,也饰此纹,可见这一时期的句鑃,都具有这种风格。容庚先生认为两等边三角形,其一角向上连续成行仰立象连山,施於其他花纹之上通行於春秋战国。也有研究者指出三角雷纹,作倒置三角形的连续排列》形成锯齿带状,流行於殷墟中期到战国广德句锻纹饰符合这一特征。是商周青铜器最本的几何图案,各种形态的雷纹,不同形式的组合,也是商周青铜器纹饰最基本的结构。
广德句锻A组钲近舞部以雷纹,三角雷纹组合,这是昊越地区在纹饰组合上具有的地方特点。有研究者指出,江苏地区商周青铜器与中原铜器不相同的纹饰,有的是一件器上的几种纹饰,在组合的方法上另有意趣,可见吴越地区青铜器上流行的纹饰一方面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也创造和表现了地方风格的特征。
铸造上:广德句鑃是用双面范通体浑铸而成,柄与器体采用一次合铸成,其柄及舞部有明显的合范铸痕,表面缝线清晰,特别是其柄都未经过精细打磨修饰,器身頗多气孔,铜水显然是由口缘浇人的·浙江绍兴两件配儿钩也为双范合铸而成六再从皖南各地出土,的同时期器物观察,一般都是双范合铸而成。这种铸造工艺完全是中原商代以来通常使用的方法,而从成分看来,更多保留了西周中期的特点。河南陕县上村岭出土的春秋甬钟,编钟,铸法皆两外范合成,接缝在两侧气广德青铜句在铸造艺术上表现了与中原同类器物的渊源关系.
广德句鑃与浙江绍兴春秋晚期的配儿钩鑃造术等方面示出相当的一致性,特别是A组2与3号腹下饰雷纹与焦叶纹,纹饰纤细浅显,与配儿钩·完全一样。A组1号由于形体较大,相应饰粗壮的变体雷纹也是合理的,其年代也应相同·B、C组同A组形制完全相同,从其共存关系来推断,他们的年代同A组大体一致。因此,广德句件青铜句鑃,是皖南境内的一次要发现,为我们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初步整理尚有以下几点认识:
1、青铜句出土地点为一坡状高地,在丛墓葬区内,据发现者追述,句懼埋葬于距地表1米多深的土层中,遗物出土时九件成一行南北横平卧置交错排列。铜句锻的。一墓竟随葬九件句,决非当时一般人所能及,表明墓主生前据有较高的地位,可能为一末流贵族的墓葬。
2、青铜句的国别。从地域上考察,据《广德州志》载“春秋时吴桐呐在其地,后灭吴属越,战国楚灭越复属楚。”可见春秋时代的广德主要是吴国的活动范围。其次从自然源来看,吴越盛产铜锡,《周礼考工记》严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淮南子》云:“夫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乱修典出,其为微妙。”说明了地处长江下游“蛮夷之地”的吴越是春秋战国时代铜和锡的名产地,其冶铸技术渊源甚古。再从近年来南陵发现西周至春秋时期33处古代铜矿和冶铸遗址气说明已有了冶铸工业,同时代的青铜制品,一般应是当地制造的。皖南近年来先后出土南陵吴王光剑,繁禺出土一批春秋吴国青铜器,及青阳,铜陵等地都出土吴国时期的青铜器。再从句自身看,其修长的器体与纤细流畅的纹饰同吴国句的风格极为接近。故笔者认为广德章村青铜句鎩应属吴器。
3、江南各地出土的青铜句,少为一件,多达七、八件,大多有伴随物,广德的九件句不见其他共存物,这在江南还是少见的。江苏高淳县青山茶场、顾陇松溪等地句锹与甬钟同出,说明了这两种乐器是相互配合使用。但广德这批句单独出土,说明从这时起已属于一种单独使用之乐器,不与其他乐器配合作用。同时也证明了至少于春秋晚期江南地区乐器中已加人成编的句这种具有江南特色的器种,句最早成组编排最少应是以大中小三件为一组。
4、吴国的青铜文化渊源于江南的早期青铜文化。早在吴立国之前,江南地区已经有了冶铜业,但是江南在许多方面受到中原商文化较深的影响。在乐器形制上大多模仿中原地区。如编钟、钲、铎、錞等,均仿制中原商代早期同类器物的形制。
西周时期,吴青铜乐器铸造上仍受中原文化影响。如繁昌汤家山西周墓葬出土的柱形甬钟,铣间作弧线形,这与中原地区商周甬钟形制相似,其饰雷纹,夔纹都是中原地区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另一万面,在这一时期皖南这一地区也创造出具有地方风格的乐器,如屯溪西周墓出土的二件钟形五柱乐器,器形奇异,中原不见,显示了地方风格。
春秋战国时代吴青铜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乐器铸造上出现了若干地方特色的青铜乐器,逐渐形成了目己独特的传统风格。如江南各地和广德出土的青铜句的。
在吴国的青铜乐器中,句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这已是这一时期吴青铜乐器所出现的新型乐器,正如有些研究者认为,春秋中晚期南方地区新出现的有钅享于、句等。我们从句锻的形制来看,这种合瓦形的形制具有民族特色,所谓合瓦形是器体的截面而已,这种器体同圆形乐器相比有阻尼作用,使衰减加速,从而易於演奏。可以消除“哼音”,还可以提供双音。可见吴在铸造乐器句时吸收了这一特点。句锢的形体一般都较小,胎壁不厚,显得轻薄.不如中原地区青铜器的体大浑重。可见吴青铜器从造型上表现了中原文化的特点,同时在与中原文化交融和吸收本地区的一些文化后,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显示了本地区的风格和特征。
(l)、(5)、06刘兴飞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锕器),《文物资料刊》5期
(2)、沙海配儿钩慷考).《考古年5期
(3)、李学飞东周与秦代的文明》
(4〕、(9)、容庚,张维持扩充殷周青锕器通论》
(6)、倪振飞淹城出的锕器》,《文物》年4期
(7)、(2)、绍兴市文管所绍兴发现两种钩》飞考古年4期
(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县博物馆飞浙江海盐出土原始瓷乐器》,《文物佣5年8期
(10)、上海博物馆青研究组编飞商周青锕器纹《(1)、杜乃松以谈江苏地区商周青锕0的风格与特征》,《考古》年2期
(13).郭宝均商崗合研究》,文物出版社
(14)庄增《州先古文化求》
(15)、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研室商周组编著商周考古》·
文章来源:年《东南文化(第一期)》
文章题《安徽广德青铜句糴初探》
作者:张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原本文编辑:欧阳宗俊
本平台图文编辑:徐厚冰
向原作者及平台致谢!
”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将于年12月20日-年3月15日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从新石器时代的上古之音,到先秦时代的周礼之乐、吴越之声,从汉唐宋元乐舞百戏、说唱、假面装扮,到明清凤阳花鼓、“四大徽班”进京。安徽的音乐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本次展览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国家大剧院主办,安徽博物院承办,荟萃了安徽博物院及省内外30余家文博单位珍藏的近件音乐、戏曲文物精品,回顾江淮大地乐舞文化的先声肇音。重现傩戏、目连戏、徽州戏曲凤阳花鼓、黄梅戏等。安徽主要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变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