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是安徽省整体发展水平最高的一个板块(相比于皖北和皖中,尤其是皖北),皖北地区的人口流失很严重。而皖中地区三城(六安、滁州、合肥)由于省会合肥的“吸星大法”威力强大,而滁州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外流也相对皖北和六安较好。那么皖南地区人口外流情况如何呢?
本篇跟大家分享皖南篇(马鞍山、芜湖、池州、铜陵、宣城、安庆、黄山)
马鞍山人口外流超过13万人,外流人口占户籍人口数量的5.71%。
地图来自马鞍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年3月发布。
马鞍山一向被认为是省内最为小资的城市,年马鞍山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64万元,比省会合肥(5.32万元)还高,位居省内第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也有2.83万元,比芜湖(2.72万)高一些,同样位居省内第一。马鞍山不只是有小资的名气,人家真的是富裕。
虽然富裕,但是马鞍山还是存在一定的人口外流。
和县是马鞍山人口外流最多的城市,户籍人口54.15万人,常住人口41.09万人,外流13.06万人,外流占比24.12%。
含山县户籍人口44.61万人,常住人口33.66万人,外流10.95万人,外流占比24.55%。尽管含山县人口外流数量不如和县多,但是由于人口基数不多,两县外流占比都超过了24%,相当于4个人就有1人外流,比例还是非常高。
当涂县户籍人口47.9万人,常住人口44.7万人,外流人口3.2万人。外流占比6.68%,跟和县、含山县相比堪称优秀。
博望区是马鞍山3个市辖区中唯一一个人口外流的,户籍人口18.84万人,常住人口15.85万人,外流2.99万人,外流占比15.87%,这一比例不算低。
作为马鞍山核心的雨山区和花山区的表现非常赞,雨山区户籍人口25.91万人,常住人口35.6万人,净流入9.69万人。花山区户籍人口37.68万人,常住人口45.1万人,净流入7.42万人。两个市辖区共流入17.11万人。
相比于马鞍山人口外流表现不错,其户籍人口增加上显得非常糟糕。
年至今马鞍山户籍人口减少了19.6万人,其中的主力是当涂县跟和县。
当涂县从年至今户籍人口减少了17.65万人,和县减少了12.44万人。两县共减少了30万人以上,至于含山县则增加了0.17万人,人等于没有增加。马鞍山县级区域的人口流失情况可能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花山区年至今户籍人口增加了11.15万人,但是雨山区却减少了0.83万人。
目前来看,由于马鞍山地理位置靠近南京等更为富裕的地区,不少人在南京等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安家落户,致使户籍人口一再流失。
芜湖市人口外流超过16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的4.28%左右。
地图来自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年12月发布。
作为省内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合肥的芜湖,在人口外流表现上比马鞍山还要好一些。芜湖外流人口超过16万人,但是外流比例只占户籍人口的4.28%,这在省内算是很低的了。
虽然芜湖整体人口外流较少,但是细分到各个区县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无为市是芜湖人口外流最多的区域,无为市户籍人口.9万人,常住人口81.8万人,外流了39.1万人,外流比例32.34%,没有想到芜湖辖区内竟也有外流人口比例超过30%的。
南陵县的人口外流也不少,户籍人口54.99万人,常住人口43.11万人,外流人口11.88万人,虽然数量看上去不如无为市那么“骇人”。但是,外流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21.6%,5人中1人外流,比例绝对不低。
但是芜湖的市辖区人口外流情况那真的是一绝了。
鸠江区户籍人口51.85万人,常住人口72.15万人,净流入20.3万人,流入比例39.15%。
弋江区户籍人口44.64万人,常住人口60.72万人,净流入16.08万人,流入比例36.02%。鸠江区和弋江区堪称是芜湖最为核心的地区了,两个市辖区人口净流入超过37万人。
镜湖区的表现逊色很多,户籍人口45.89万人,常住人口47.87万人,净流入1.98万人。
湾沚区户籍人口34.87万人,常住人口34.4万人,外流人口0.47万人,外流人口占比1.35%。
相比于湾沚区,繁昌区的户籍人口27.59万人,常住人口24.39万人,外流人口3.2万人,外流人口占比11.6%。
相比于马鞍山户籍人口减少,年至今户籍人口增加了25.86万人。
其中鸠江区和弋江区户籍人口分别增加了29.39万人和21.87万人。小伙伴们想必已经明白了,看到鸠江区和弋江区户籍人口增加如此之多,那必然有区县户籍人口是减少的。
年至今无为市户籍人口减少了21.63万人,目前来看无为市的人口流失情况非常严重,别说在皖南,放在皖北也非常严重。因为皖北和皖中也没有哪个城市的户籍人口减少能够超过20万人,无为市得想想办法了。
镜湖区户籍人口也减少了2.78万人,南陵县户籍人口减少了0.89万人,繁昌区户籍人口减少了0.42万人。
湾沚区户籍人口增加了0.32万人,目前整个芜湖7个区县中只有湾沚区、鸠江区、弋江区户籍人口增加。
作为省内经济发展第二的城市,芜湖整体人口外流控制得较好,尤其是弋江区和鸠江区,很大程度上消化了内部人口转移。但是无为市的人口外流情况要好好地控制一番,有没有无为市的小伙伴出来现身说法,为何无为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流失的如此之多。
池州市人口外流超过26万人,外流人口占比16.3%左右。
地图来自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年12月发布。
池州一共有4个区县(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这4个区县全部出现了人口外流。
东至县户籍人口54.9万人,常住人口39.84万人,外流15.06万人,外流比例达到了27.03%。不管是数量还是占比都是池州人口外流最严重的一个县级行政区。
石台县户籍人口10.75万人,常住人口8.06万人,外流2.69万人,虽然外流人数不多,但是基数少啊,外流比例高达25.02%。
青阳县户籍人口27.59万人,常住人口24.85万人,外流2.74万人,占比在9.93%。
贵池区户籍人口67.18万人,常住人口61.53万人,外流5.65万人,外流人口占比8.41%。作为池州唯一的市辖区,贵池区的外流人口占比也是全市最低。
池州的户籍人口是增加的,没有想到吧!年至今户籍人口增量是0.76万人,说是增加,但是一年增加多人,是真的少。
贵池户籍人口增加了1.57万人,东至县增加了0.68万人,这是为数不多的两个户籍人口增加的区县。
石台县和青阳县户籍人口分别减少了0.17万人和1.32万人。
池州在省内也算是一个半透明的城市,总体人口也不是很多。
铜陵市人口外流39.4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23.09%。
铜陵市和安庆市是整个皖南人口外流最为严重的两个城市,安庆市人口外流数量多,铜陵市人口外流比例高。
铜陵枞阳县户籍人口79.58万人,常住人口46.91万人,人口外流32.67万人,外流比例41.05%。41.05%的比例只比六安霍邱县低一些,超越了皖北所有的市辖区和县城,位居省内第二。
郊区户籍人口25.58万人,常住人口16.42万人,人口外流9.16万,外流比例35.81%,这个数据非常惊人。
义安区户籍人口30.13万人,常住人口22.75万人,外流7.38万人,外流占比24.49%。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铜官区,户籍人口35.28万人,常住人口45.09万人,净流入9.81万人。
最值得安慰的还是铜陵户籍人口的增加,年至今铜陵户籍人口增加了14.3万人,这可比皖南不少城市强太多。
枞阳县又是最惨的那个,年以来户籍人口减少了18.44万人。这个数字结合其超过40%的常住人口外流,枞阳县该着急了。
除了枞阳县,铜官区、郊区、义安区的户籍人口都有增加,其中铜官区增加了7.8万人,郊区增加了17.99万人,义安区增加了6.95万人。
淮河雨怀疑枞阳县和郊区之间应该有行政区域的调整,熟悉铜陵的小伙伴可以分享分享。
其实铜陵不穷,至少在省内来说,年铜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值在4.44万,比全省平均值4.3万还要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9万,也高于全省的1.83万。大家知道为什么铜陵还是留不住人吗?
宣城市人口外流超过28万人,占户籍人口比例10.28%左右。
客观来说宣城的人口外流情况不算差,在全省范围内来看中等偏上。
宣城人口外流最多的宣州区,户籍人口86.34万人,常住人口77.78万人,外流了8.56万人,外流比例9.91%。
其次是泾县,户籍人口35万人,常住人口27.58万人,外流了7.42万人,外流比例21.2%。
外流比例最高的是旌德县,户籍人口14.8万人,常住人口11.24万人,外流人口3.56万人,占比24.05%。
绩溪县人口外流也不少,户籍人口17.4万人,常住人口13.88万人,外流人口3.52万人,外流占比达到了20.23%。
郎溪县户籍人口34.78万人,常住人口31.15万人,外流人口3.63万人,数量高于旌德县和绩溪县,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多,外流人口占比只有10.44%,低于旌德和绩溪。
广德市户籍人口52.04万人,常住人口49.91万人,外流人口2.13万人,占比4.09%,表现不错。
宁国市是唯一一个净流入的,户籍人口38.3万人,常住人口38.46万人,净流入0.16万人。不过这点净流入完全无法说明问题,但是至少证明宁国市吸引力还可以。
宣城人口外流在皖南还算不错,但是户籍人口增加非常乏力,年至今仅增加了0.96万人,还不到人,宣城人口的深度流失很令人担忧。
其中宣州区户籍人口增加了1.16万人,是唯一过万人的。郎溪县增加了0.67万人,广德市增加了0.54万人,宁国市则处于持平状态。
泾县、旌德县、绩溪县的户籍人口则处于减少状态,泾县减少了0.67万人,旌德县减少了0.45万人,绩溪县减少了0.29万人。
宣城的GDP总量在省内仅排在第11位,但是宣城群众比较富裕。年宣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4.61万,高于全省均值4.3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05万,也比全省均值1.83万高。但是宣城距离江浙沪太近,人口被更富有的地区大量虹吸可能是其人口持续外流的原因。
安庆市人口外流超过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9.7%左右。
地图来自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年3月发布。
安庆是安徽最没落的城市,年GDP总量.88亿,看上去还可以,但是增速只有6.6%。6.6%是什么概念,蚌埠增速-2.1%全省垫底,淮北3.4%省内倒数第二,淮南5.7%省内倒数第三,增速倒数第四的就是安庆了。曾经的安徽省会,长江五虎,彻底地落没了。
安庆人口外流超过一百万人,是整个皖南6城中唯一一个破百万的城市。
安庆宿松县是安庆人口外流最严重的,户籍人口87.3万人,常住人口61.26万人,外流26.04万人,外流人口比例29.83%。
怀宁县也不遑多让,户籍人口70.06万人,常住人口49.67万人,外流人口20.39万人,外流比例29.1%。
望江县户籍人口64.01万人,常住人口46.24万人,外流了17.77万人,外流比例27.76%。
太湖县户籍人口57.88万人,常住人口43.05万人,外流了14.83万人,外流比例25.63%。
潜山市户籍人口58.39万人,常住人口44.12万人,外流了14.27万人,外流比例24.44%。
桐城市户籍人口75.2万人,常住人口59.36万人,外流了15.84万人,外流比例21.06%。
岳西县户籍人口41.24万人,常住人口32.38万人,外流了8.86万人,绝对数量低于10万人,但是外流比例依然高于20%,达到了21.48%。
安庆3个市辖区中迎江区和宜秀区人口是净流入的,迎江区人口净流入18万人,宜秀区人口净流入了2.5万人。但是大观区人口外流了4.53万人,外流占比17.46%。
安庆常住人口大量流失不说,其户籍人口减少也一样严重,年至今户籍人口减少了2.5万人。要知道年安庆户籍人口就已经高达万人,安庆人口外流问题绝对堪称皖南最严重。
大观区、宜秀区、迎江区、桐城市户籍人口分别减少了1.72万人、5.31万人、2.91万人、0.26万人。
怀宁县户籍人口增加了0.8万人,潜山市增加了0.13万人,太湖县增加了1.24万人,宿松县增加了2.9万人,望江县增加了1.84万人,岳西县增加了1.19万人。
从远期来看,安庆人口外流的情况必然会进一步的加剧。安庆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如果不能够解决,是留不住人的。
黄山市人口净流入14.56万人,流入比例达到了12.23%。
地图来自黄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年3月发布。
远近闻名的黄山,其人口的吸引力还是有的,不管是来此养老还是定居或者从事旅游业,黄山常住人口增加是很正常的事情。有黄山这个大IP,就意味着不少的赚钱机会。
歙县户籍人口16.87万人,常住人口36.3万人,净流入19.43万人,外流占比超过了%。
屯溪区户籍人口20.97万人,常住人口29.12万人,净流入8.15万人,也非常不错。
徽州区户籍人口9.57万人,常住人口9.62万人,净流入0.05万人,等于持平。
除此以外黄山其他区县人口都出现了外流。
休宁县户籍人口26.88万人,常住人口21.15万人,外流了5.73万人,外流比例21.32%。
祁门县户籍人口18.71万人,常住人口14.56万人,外流4.15万人,外流比例比休宁县还高有22.18%。
黟县人口外流了1.69万人,看上去更少,但是黟县户籍人口一共才9.31万人。
黄山区户籍人口16.19万人,常住人口14.69万人,外流1.5万人,外流比例9.26%,低于10%。
黄山是安徽知名度最高的旅游名胜
别看安徽的常住人口是增加的,但是黄山的户籍人口却在大幅度流失。年至今户籍人口减少了29.19万人,令人震惊。
除了屯溪区增加了3.49万人和祁门县增加了0.03万人以外,其他黄山区县全部出现了人口外流。最严重的是歙县,年至今户籍人口减少了31.6万人。而其他区县户籍人口减少都不超过1万人,可见黄山虽好,但是大部分普通人还是愿意去机会更多的地区发展。
黄山的经济支柱就是旅游业,年黄山的GDP总量.4亿人民币,是安徽省唯一一个没有过千亿的城市。黄山必须发展旅游业之外的产业,否则很难留存这么多的人口。
结语:本期话题就此结束,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的常住人口6万人,浙江万人,也就是说安徽已经是长三角常住人口最少的一个省。
安徽人口被虹吸得太过于严重,各位小伙伴们,你们老后还打算回到老家吗?
来自丨今日头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