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广德市柏垫镇:打造“生态+文化”治水新公式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对开”。近年来,广德市柏垫镇坚持生态筑底、绿色发展、共建共享为引领,以河长制工作为主线,全力打造安全流畅、水清景美、生态健康、人文彰显、管护高效的美丽河湖风景线,探索出一道“生态+文化”的治水新公式,让美丽城镇越来越有看点、越来越有内涵。
防治关口前移,认真下好先手棋
美丽河湖建设不仅扮美了生活环境,更是擦亮了生态底色。近年来,柏垫镇以重点水利工程、河长制示范点建设为载体,通过农村水系联通、污水处理、河湖库塘清淤、美丽乡村建设等综合整治项目,确保全镇水质得到提升,水环境得到保障。年12月,柏垫镇总投资约万元的污水处理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建成了日均处理污水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终端2座,铺设管道总长约6.5公里,检查井约座。截至目前,柏垫镇新、老集镇的污水告别了“跑冒滴漏”,完成了“截污纳管”,全面实现了农村污水不入河,水体清洁不浑浊的目标。
“持续改善水环境已经连续几年被列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河道两岸的居民有着最为直观的感受,家门口的河水变清了,环境变好了,昔日扑鼻的臭味更是没有了。”柏垫镇水利站站长薛飞介绍到。在市水利部门的牵头下,柏垫镇紧紧围绕“山水田园,美丽柏垫”的定位,加快打造高品质美丽河湖的新格局正在不断完善中。
一河一品一景,精心打造新地标
柏垫镇位于汭河、粮长河的上游,水环境复杂,河湖治理压力大,但多样的环境也造就了其各具特点的山水风光和人文底蕴。柏垫镇坚持“一河一品一景”,加强规划设计,展示文化特色,实现了由“清”到“美”质的提升。先后结合汭河集镇防洪、花鼓河水系连通、粮长河张复段水保等项目,设计建设了汭河公园、凤桥社区花鼓河河长制示范点、月克冲河长制示范点、姚村河示范点等。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休闲、亲水、纳凉等需要,加快建设了岸边徒步绿道、景观亭、吊桥等亲水节点及休闲设施,区域内的公共配套、环境质量等方面也有了显著提升,使美丽河湖建设跟人们的生活需要有机串联起来,不断增添秀色,达到人水和谐。
“现在的汭河真是旧貌换新颜,这里新建的党建公园,让我们一大早就能边逛公园边学习,一路见证党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了解到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让人精神倍感振奋。”深秋清晨的汭河公园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前来锻炼的柏垫社区居民杨宗科正忙着用手机拍下短视频,记录这美好时刻。近年来,柏垫镇充分挖掘当地“红色、绿色、古色”的文化内涵,依托公园原有的空间、绿地、道路,通过精心打造节点,综合运用雕塑造型、景观小品等形式将本地党建元素、人文历史、民俗文化进行精彩呈现,通过“寓教于景,寓教于乐”的方式,使这里成为有新思想可学、有历史可看、有故事可听、有先进人物可比的学习平台,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开放式党建新阵地和红色新地标。
联防联控联动,同心构筑共治圈
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一等奖、全省第一支“河小青”志愿服务队伍、国家水利部多次实地考察调研……多项工作和成绩的背后不难看出柏垫镇河长制工作从“有名有实”走向“有力有为”的可喜变化。随着属地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一河一策”等一项项河长制工作制度的出台,全镇在水污染防治、巡河护河、执法监督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共建共治共管机制,切实解决了河道管护责任不清、信息共享不够、联合行动不力等突出问题。
“每周我都会来粮长河巡河,这里的粮长门水库今年5月刚刚蓄水,水面十分干净、环境非常优美,作为村级河长我要带动周边群众一起管河护河。”柏垫镇粮长村的村级河长陈先清坚定表示。据悉,柏垫镇各级河长作用日益凸显,不断形成叠加效应,常态参与监督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等。
近年来,柏垫镇全面压实压紧镇、村两级河长责任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水利牵头、部门协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巡河护河意识,进一步提升治水管水能力水平。共设立河长61名,实现了河湖长体系全覆盖。同时,还以河湖健康评估和“一河(湖)一策”为抓手,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统筹推进河湖长制主要任务落实,巡查发现、推动解决了大批问题。截至目前,全镇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多次,解决涉河湖问题37个。
(转自:学习强国安徽学习平台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