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xwdt/150707/4651550.html

1943年5月,新四军十六旅奉命南下苏、浙、皖边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华中局选派支琼英,白华带了二百包(二百万张)江淮币、由五、六十名战士护送,随军南下。到江南后,加盖“苏浙”二字,在根据地发行。

随着根据地的扩大,商业贸易日益发展,加上部队给养,二百包江淮币,远不能适应当时对敌经济斗争的需要。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华中局决定筹办江南印钞厂,大量发行江南币。

根据华中局的指示,苏南行署主任吴仲超当即与上海地下党组织吴天平联系,准备在苏南根据地筹办印钞厂。年春节,上海地下党组织派赵金渡前来根据地,并带来黄金15两作购置印钞机费用。

同年3月份,赵在上海一家小印刷厂购买了4部园盘机、2部平台机和其它印刷用品。为防止日伪盘查,分两路将机械物资运往根据地,一路由赵金渡率领经常州走山区,另一路经无锡过太湖走水路,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将机器、油墨、纸张运至苏南解放区——广德。同行的有在上海聘请的钱玉林、周炳生、周庆生、黄越顾四位技术人员。

江南印钞厂的地址选在广德县新杭杜家坟上侧韩家巷(现新杭镇永新村第一村民组),印钞车间设在地主何启堂的3间正房,各科室设在其偏房(1983年降大雨自然倒塌),切钞、点钞捆扎车间设在距印钞车间150米游山介山口的4间草房里,四周围以竹墙。

因一台切钞机太陈旧,无法使用,故又从上海请了一位手工切纸老师傅,大量的江南币都是人用手工切的。江南币是用上海特制的铜版纸印刷,纸质较好,印出的钞票相当精致,面额为一元和伍元两种。江南币印制好后,用两匹骡子夜间驮到长兴新槐江南银行盖章(赶骡子的人,名叫史麻子,韩家巷人,已故),由银行币券科发行,流通于市场。江南印钞厂一度曾迁往浙江孝丰,但那里是国民党第三战区某部的驻地,对工厂时有骚扰,不久仍迁回韩家巷。江南印钞厂共有40余人,厂长孔郎、副厂长杨展云,党支部书记兼币券科长支琼英,政治指导员章杰,总务科长李文灏,工务科长顾玉华。

年9月日军投降后,新四军奉令撤出苏南根据地。为避免国民党军封锁长江,江南印钞厂遂于同年9月底由孔郎、李文灏带队先撤,经溧阳、常州、越沪宁线,在丹阳的魏村过江,11月5日抵宝应。当时有一台旧机器未及运走,后被国民党抬到江苏戴埠。

印钞厂在北撤前,由支琼英等人负责销毁成品、半成品。流通在市场上的,则通过商业渠道用黄金、布匹、粮食兑回,未兑回的部分,由苏浙皖留守处继续兑换。后因国民党军对在根据地坚持斗争的抗日游击队进行“清剿”,留守处撤离,尚有少量货币在群众手中。解放后,由中国人民银行收兑。

江南印钞厂撤至苏北后,部分人员连同机器与江淮印钞厂合并为华中第一印钞厂,部分人员如杨展云、章杰等并入华中第二印钞厂。至此,江南印钞厂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图文编辑徐厚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