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在田间给农户讲解病虫害防治知识和蔬菜种植技术。资料图片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给农户讲解大豆田间管理知识。资料图片
■教改先锋重大典型报道
“农村缺懂技术的人哪!”安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启涛跟农民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对农业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每每谈到乡村振兴的薄弱之处,总忍不住唏嘘。
作为农业类省属高校,安徽农大充分认识到,农业技术缺失犹如一道鸿沟,将农民奔向幸福生活的大道拉长了。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必须搭建起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选育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四五年前的一个夏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红星镇吴寨村村民吴笙路过隔壁村,看见“90后”农业大学毕业生李亭流转多亩地建成的蔬菜大棚里,瓜果挂藤、辣椒成熟,几十个工人在里面劳作,绿意葱茏、欣欣向荣,一下子犯了嘀咕。
同样是种地,为啥人家赚个盆满钵满,自己种小麦、种玉米,一年才挣一万多元?其实,吴笙心里明白,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从那时起,他就格外留心农业高校关于继续教育培训方面的信息。
早在年,安徽农大就认识到为农村培养较高素质适用人才的重要性,派员组成考察组前往多地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并于一年后的全省两会上由学校时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分别提出相关议案和提案。年,安徽农大在泾县函授站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试点,面向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及种养大户定向招生,之后逐步推广到整个江淮大地。
详细了解安徽农大“村大工程”信息后,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的吴笙主动向村里报名参加县里的推荐选拔,并准备成人高考。他想,学校采取“单设专业、单列计划、单独划线”的倾斜政策,自己只要好好看书就有很大机会可以通过考试。成为“村大工程”学员好处有三:一是国家减免大部分学费、报销交通费、住宿费,自己几乎不花钱就能有学上;二是在当地集中授课,时间避开农忙时节,可以学习生产两不误;三是通过两年半的学习,毕业后就会拥有相应的国家承认学历文凭。拿到大专文凭,自己就拥有进入村“两委”乃至选拔成为乡镇公务员的可能。
年底,吴笙顺利成为“村大工程”的一员,开始系统学习现代农业专业知识。在两年半的学习中,一种“找对路”的感觉油然而生,好像自己的疑问都能在这里得到解答。
“学生找对路,说明学校功夫下到位。”胡启涛介绍,学校在设立专业之时结合了学员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特点,在经济发展较强的肥西县和广德县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种植大县阜南县开设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农学方向,在园艺产业发展强县砀山县与和县开设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园艺方向等,进行差异化特色培养。此外,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开展了“村大工程”专用教材编写、教学计划修订和教学大纲编写工作,结合农村党员干部实际工作需要,增加了“市场营销”“城镇规划与管理”等有关课程,同时还增设了乡村振兴和中央一号文件解读等课程和专题讲座,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需要、教学内容相对合理的新课程体系。
如今,吴笙已经毕业,流转30多亩土地种蔬果:“以前种玉米、种小麦,一亩收入八九百元,现在种辣椒一亩收入一万多元,种羊角酥一亩收入三万多元,同村村民吴杰看着我收益翻了几番也跟着种,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截至目前,“村大工程”已经辐射全省14个市83个县区,累计培养2.3万余名学员,良田千顷的江淮大地上几乎村村都有大学生,而这些大学生犹如一只只领头雁,在自己展翅翱翔的同时也为乡亲们指明了致富路。
打造农业生产的技术能手
为什么花亭湖风景名胜区好山好水却种不出好茶?
回乡创业多年的太湖画里天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双乐非常苦恼,因缺乏茶叶种植和经营方面的系统知识,多亩茶园产不出好茶、茶叶加工厂管理不佳。年,他报名参加安徽农大“村大工程”,毕业后根据所学着手制定公司标准化流程、建立标准化车间。
有意思的是,在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之际,他又转身走进了学校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继续充电。这个非学历教育的培训班有什么与众不同的魅力?
这要从安徽农大年的一项改革说起。那年,学校牵头与安徽团省委、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安徽省农业现代化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从在校生中遴选30名学习成绩优秀、对农业有热情的学生,组建“现代青年农场主”试验班,由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同培养。
年,原农业部启动了“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从此,学校开始承担全省青年农场主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应运而生。
在曹双乐看来,“村大工程”是学历教育,教授的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内容,解决的是学员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是非学历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线上学习、分散实训指导和跟踪服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员的农业生产水平,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具针对性。
“一半时间在课堂、一半时间在田地”,这是学员们的普遍感受,也是培训班的一大特色。培训班为期两年,第一年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团队建设、集中授课、典型介绍、案例教学、项目路演和讨论交流等形式开展,主要解决学员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理论问题;第二年,学校利用在省内和江浙沪地区遴选建立的个现场教学基地,组织学员实地观摩,通过专家现场演示、学员动手操作、实地体验和现场交流,加深学员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经过培训,学员的生产能力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曹双乐公司生产的茶叶品质大幅提升,去年荣获国内外4项大赛金奖,直接带动62户农民收益分红,为周边余名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跟踪指导、终身保障”是培训班的另一大特色。在高质量完成两年培训任务的基础上,安徽农大充分发挥全省八大综合试验站和70多个产业联盟专家团队优势,建立培训学员与专家团队合作交流平台与长效服务机制,为全体人员提供终身指导和支持。园艺学院教授汪承刚曾粗略算过,他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全省各地跑,手机里的技术交流群至少有20多个,几乎每天都在为学员答疑解惑。
今年,学校还准备开设现代青年农场主高素质女农民培训班,主要围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中的妇女参与、女性社交礼仪与职业形象塑造、妇女维权及直播带货技巧等课程内容展开,让女农民撑起乡村振兴的“半边天”。
培养懂生产更懂经营的新型农民
“过了腊八就是年”,在腊八这一天杀猪宰羊是很多农村过年前的“重头戏”。腊八这天,位于巢湖市夏阁镇龙泉村的安徽省长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在单位门口现场宰杀12头猪、30多头羊,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当时就有人纳闷,这个公司生产的是薄皮核桃,啥时候做起养猪生意了?其实,养这些牲畜的是公司经理王吉凯在安徽农大“农业经理人”培训班的同学。“他有好货,我有渠道,我帮他销售还能拿提成,双赢!”
仅一个上午,所有猪羊销售一空,王吉凯从中获利5万多元。这件事也恰恰印证了他们在培训班所学——不能只埋头做农业生产,还要懂经营。
年,安徽省委一号文件要求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试点,全省首届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在合肥开班。
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了农业经理人等13个新职业信息,明确指出,农业经理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的人员。同年,安徽农大“农业经理人”培训开班。
与“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一样,“农业经理人”是非学历教育,采取两年制教学,第一年集中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第二年到现场进行实地教学,但是教学内容更侧重于农业经营,囊括“短视频拍摄与抖音电商”“参与式农业与商业模式创新”等课程。
“以前知道抖音,但没想用它挣钱,通过培训我认识到电商的巨大作用,于是赶紧在公司成立了电商部。去年核桃树开始挂果,一万多斤的核桃在抖音上仅4个月就销售一空。”王吉凯谈及去年的收入十分欢喜,“老师提醒我核桃树明后年进入丰产期、抖音运营也要随着果树成长而同步发展,这样才能不滞销。”
“进行沙盘模拟演练、情景体验等模拟教学是该培训班的一大亮点。”继续教育学院非学历教育科负责人徐支青介绍,在最后一学期,学校将在培训教室中创造出模拟的创业环境,将企业经营场景化,让学员切身感受到农业市场的存在,根据情景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从而获得真实经营感悟,真正提高其实际经营管理能力。
“今年,培训班还把农业经理人职业等级认定内容纳入课程中。”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农业经理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年2月,安徽农大成功获批成为安徽省第二批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评价组织,获批包括农业经理人在内的6个职业。自此,农业经理人职业等级认定内容成为了必学课程,许多学员把职业等级考试当作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手段,纷纷报名参加。
从选育乡村振兴领头雁的“村大工程”到打造农业生产能手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再到培养善经营的“农业经理人”培训班,安徽农大继续教育学院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人才,有的成了自主创业的典范,有的被评为科技带头人,有的通过招考成为了乡镇公务员,有的当选为人大代表,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放眼整个学校,已然实现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横向贯通,专科、本科、研究生的纵向衔接,形成纵横交错的多层次学习立交桥,为乡村振兴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本报记者王志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