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我国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你看,多少家!他也当得这些家,而且也颇有成绩。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两岁的他改嫁,取名朱说(yue)。所以范仲淹在很长时间内不知道自己的家世。在范仲淹20岁出头的时候,他还没有任何出头的迹象。在得知自己的家世后,他悲伤不已,便到了当时的应天府(商丘)求学。范仲淹不是天才,他经过了数年的寒窗苦读,方才博通经史要义,而且他能将自己心中所想勇敢表达出来,已经有了兼济天下的抱负。大中祥符八年(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当时蔡齐就是状元。范仲淹就以这样不怎么耀眼的成绩步入仕途,当了一个九品芝麻官,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等。广德军就相当于广德县。可见范仲淹的起点其实非常低。但是是金子怎么都会发光。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官,范仲淹也当得刚正不阿,而且不畏权势,深得时人好评。一个好官,即使打击了不法分子,那些不法分子依然会尊敬他,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为母守孝期间,晏殊听闻了他,便邀请他到应天府府学讲学。范仲淹当得一个教育家,就是从这里开始。应天府学起初只是教一些书本知识,在论证一点历史知识,但是对当下及未来未有人陈述。在府学期间,范仲淹以身示教,而且创导实事政论,每当谈论天下大事,范仲淹都慷慨陈词,而且毫不避讳当下,这样的作风影响了当时的很多人。当时的士大夫们便以范仲淹为目标,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范仲淹被晏殊举荐到朝廷,到了朝廷的范仲淹,依然不改本色,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毫不避讳,而且不顾自己的生死。当宋仁宗还没有亲政的时候,范仲淹就开始积极要求宋仁宗亲政。当时晏殊他们急得不行,认为这会连累他们,因为他们是举荐人,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虽然范仲淹勇敢上书,而且还上书给皇太后,胆子大得可以。虽然范仲淹言辞犀利,但当时的统治者不置可否。既没有治罪范仲淹,也没有答复他,可能认为他忠心可嘉。范仲淹一直都在折腾,不断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且直接指出当朝宰相用人不行,要求皇帝例行制定制度,掌握官员升迁。而且范仲淹的言辞特别激烈,丝毫不退让。这可好,直接被贬。当时范仲淹被贬时,几乎无人敢为他送行。而且这可不是第一次,他是屡次因为谏被贬,但他依然不改本色。所以皇帝对他也是又爱又恨。留着他,他就像是一只乌鸦,整天呀呀不停,不用他,又浪费了这么一个人才。只好无事就贬他,有事就启用他。当时很多人劝谏他不要这么咄咄逼人,少说话,少管闲事。但是范仲淹自己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的凛然大节警示着后人。即使被贬在外,他依然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将国家及人民放在了首位,自己的得失却毫不顾忌。这样的士子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近年来,中国屡遭病毒的袭击,特别是非典和新冠,对我们的打击非常大。在这样的疫情面前,大家说话都小心翼翼,不敢表明自己的主张和观点。钟南山这样的一位人物,在非典时期,也有人找他谈话,要他纠正观点。但是他始终坚持己见,不被他人所干扰,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可以说,钟南山是战胜非典的第一人。如果他按照所谓的权威观点,不知道会死掉多少人。在新冠袭来之时,我们的一些医护人员,也不顾自己的个人名誉与安危,积极提出警示。医院,其实他们意识到这次这次疾病的可怕性,而且采取了隔离措施,但是他们却迫于当时的观点,没有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保持沉默,所以也给了前期调查的一些不确定性。医院的医生依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他们遭遇了所谓的诫勉谈话,但他们的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而且在那个时候,没有人敢说人传人,大家都小心翼翼,不敢乱说话,包括我们很多的知情者。但是最终依然是钟南山说了出来,“这是要人传人的!”正是因为这句话,才有了后来的封城措施。使我们成功遏制了病毒的扩散。可以说钟南山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当代士子的代表。正是他们的不畏个人的安危和荣辱,才换来大众的安宁,这个国家的安宁。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范仲淹是也!钟南山是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10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