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啊!低保让我们一家不仅吃饱了穿暖了,生病了还能及时去治病。”这是71岁的广德市邱村镇南洋村村民梅大娘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梅大娘的老伴身患肠癌十几年,年纳入低保,年又患上了肺癌,这对老夫妻生育的三个子女均患有尿毒症,贫病交加,无力赡养两位老人,整个家庭因为疾病苦不堪言。广德市民政局经过入户走访调查、民主评议等程序了解到梅大娘一家确实存在困难,按照标准将其一家五口均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目前老夫妻两人每月能获得元的低保金,极大减轻了他们的生活压力。

近年来,广德市民政局深入贯彻“六稳”“六保”要求,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以解决民生为根本,抓重点、克难点、创亮点,在政策上做好加减乘除法,全面织密织牢民生兜底网。

做好加法,提高救助标准。自年连续5年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年7月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去年同期的每人每月元调整为每人每月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由去年同期的的每人每月元调整为每人每月元,城乡低保平均补助水平位列宣城市前列。

做好减法,简化审批程序。加大对全市重病重残贫困人群的救助力度,坚持按户施保原则,防止简单化的“一刀切”户保和“保人不保户”现象。简化审批审核流程,及时开辟“绿色通道”,疫情期间通过网络办公形式,完成已通过乡镇审核的77户低保申请对象的审批,并为一名白血病患者简化程序,由乡镇审批直接纳入低保救助,大大缩短救助时间,提高救助力度。

做好乘法,动员社会力量。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提供社会救助的方式,联合养老服务中心为城区范围内部分失能、半失能的低保老人和五保户、城镇“三无”人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同时链接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扶贫帮困志愿活动,为困难群体提供物质援助、心理辅导、就业帮扶等持续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帮困服务。

做好除法,提升救助时效。健全完善重点困难群众跟踪发现、市乡村三级救助联动机制,在市乡村均设立了“救急难”受理窗口和热线电话,实现窗口全覆盖。依托乡镇民政所和村、社区工作人员以及村民组长等社会力量建立起困难群众发现和救助网络,积极开展先行救助,由乡镇民政所先行支付救助资金的方式,落实“急难”先行救助。今年1-10月,全市开展临时救助人次,救助金额78.99万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急难型救助对象的生活困难。(曹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